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constipation 意思」到底是什麼,其實就是我們台灣人常說的「便秘」啦!就是那種大便很硬、很難排出來,或是好幾天都沒辦法順利上廁所的狀況。這種問題真的困擾超多人,特別是現在大家生活壓力大、飲食又不均衡,很容易就中招。
便秘其實有很多種表現形式,我整理了一個簡單的表格讓大家更容易理解:
便秘類型 | 主要症狀 | 常見原因 |
---|---|---|
急性便秘 | 突然好幾天無法排便 | 旅行、壓力大、飲食改變 |
慢性便秘 | 長期排便困難,每週少於3次 | 纖維攝取不足、水分不夠 |
藥物引起 | 服用後開始排便不順 | 止痛藥、抗憂鬱藥等 |
功能性便秘 | 沒有明顯原因但排便困難 | 腸道蠕動異常、盆底肌問題 |
說到便秘的原因真的超多,像是現代人最常見的就是吃太少蔬菜水果,整天坐在辦公室都不動,水也喝不夠。還有些人因為工作太忙,連上廁所的時間都要憋著,久而久之腸道就會變懶惰。另外像是懷孕的媽媽們也很容易遇到這個問題,因為荷爾蒙變化和子宮壓迫到腸道的關係。
有些藥物也會導致便秘,像是止痛藥、抗憂鬱藥這些,如果長期服用真的要特別注意。我朋友之前去看醫生,醫生就說他吃的止痛藥裡面有鴉片類成分,會讓腸道蠕動變慢,難怪他一直抱怨上廁所很痛苦。老人家也常常有這個困擾,因為年紀大了腸道功能本來就會退化,再加上可能吃的藥又多,便秘問題就更嚴重了。
說到改善方法,最重要的還是要從生活習慣開始調整。多吃高纖維的食物真的很重要,像是地瓜葉、奇異果這些都是很好的選擇。我阿姨之前便秘超嚴重,後來每天固定吃兩顆奇異果,情況就改善很多。運動也很關鍵,不用做太激烈的,光是每天散步半小時就能幫助腸道蠕動。還有一點很容易被忽略,就是要養成固定時間上廁所的習慣,讓身體記住這個生理時鐘。
什麼是便秘?台灣人最常遇到的腸胃困擾,簡單來說就是排便不順暢、次數減少,或是糞便變得又乾又硬,讓人上廁所時很吃力。這種情況在台灣特別常見,尤其是生活壓力大、飲食不均衡的上班族和學生族群。很多人以為一天沒排便就是便秘,其實醫學上定義是「一週排便少於3次」才算,但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重點是跟自己平常的習慣比較,如果突然變得不順暢,可能就是便秘找上門了。
台灣人便秘的原因五花八門,最常見的就是「飲食太精緻」,像早餐吃麵包配奶茶、午餐便當蔬菜量不足,纖維質攝取不夠自然會影響腸道蠕動。另外「水分喝太少」也是關鍵,尤其夏天流汗多,身體缺水時大腸會把糞便中的水分再吸收,讓便便變得更硬。「久坐不動」的習慣更是現代人的通病,從上班坐到下班,腸子都懶得動了。還有些人是「習慣憋便」,工作一忙就忍住不上廁所,長期下來身體的排便反射會變遲鈍。
要判斷自己是不是便秘,可以參考下面這個表格:
正常排便特徵 | 便秘常見症狀 |
---|---|
每天1-2次或隔天1次 | 一週少於3次 |
糞便柔軟成形 | 糞便乾硬、顆粒狀 |
排便輕鬆不費力 | 需用力且時間長 |
排便後有暢快感 | 排便後仍感覺沒排乾淨 |
改善便秘要從生活習慣著手,比如多吃地瓜葉、糙米這類高纖食物,每天至少喝2000cc的水,上班族可以設鬧鐘提醒自己每小時起來走動一下。有些人會靠喝優酪乳或吃益生菌來調整腸道菌相,但要注意選擇無糖或低糖的產品,免得攝取過多熱量。如果試了這些方法還是沒改善,建議要去看醫生檢查,因為長期便秘可能是其他疾病的徵兆,不要自己亂吃瀉藥解決喔!
最近是不是常常覺得肚子脹脹的、上廁所不順暢?為什麼會便秘?5個你可能忽略的日常習慣可能就是罪魁禍首!其實很多時候便秘不是突然發生的,而是我們生活中一些小習慣慢慢累積造成的。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那些你可能沒注意到的日常細節,看看你是不是也中了幾個。
首先最常見的就是水分攝取不足。台灣夏天這麼熱,很多人卻因為工作忙碌忘記喝水,等到口渴才喝已經來不及了。身體缺水會讓大便變得又乾又硬,自然就很難排出。建議可以準備一個大水瓶放在辦公桌上,設定每小時提醒自己喝幾口水。
再來是飲食中缺乏膳食纖維。現代人外食比例高,常常選擇精緻的白飯、麵條,卻很少吃蔬菜水果。膳食纖維就像腸道的清道夫,能幫助軟化大便並增加體積。試著在便當裡多加一份燙青菜,或是把下午茶的餅乾換成一根香蕉,都會有幫助。
常見習慣 | 對腸道的影響 | 改善建議 |
---|---|---|
久坐不動 | 腸道蠕動變慢 | 每小時起身走動5分鐘 |
愛吃油炸 | 增加腸道負擔 | 改吃蒸煮料理 |
憋便習慣 | 打亂排便反射 | 固定時間上廁所 |
另外,現代人久坐的生活型態也是一大問題。一整天黏在椅子上工作、追劇,腸道就像被按了暫停鍵一樣懶得動。建議可以設定手機提醒,每小時起來走動一下,或是下班後散步15分鐘,都能幫助腸道蠕動。
最後要提醒的是,很多人有「憋便」的壞習慣。可能是因為工作太忙,或是覺得外面的廁所不乾淨,但這樣會讓身體漸漸忘記要排便的感覺。最好養成固定時間上廁所的習慣,像是早餐後15分鐘,讓身體形成規律的排便反射。
誰容易便秘?上班族、孕婦要注意了!現代人生活忙碌,常常忽略身體發出的警訊,尤其是久坐辦公室的上班族和懷孕中的準媽媽,更是便秘的高風險族群。今天就來聊聊這些族群為什麼特別容易中招,以及我們該怎麼預防。
先說說上班族吧!每天坐在電腦前8小時以上,連起身倒水都懶,腸道蠕動自然變慢。加上中午隨便買個便當快速解決,纖維質攝取不足,下午又靠咖啡提神,水分都不夠了,大便怎麼會順暢?更別說壓力大時,交感神經一緊張,腸子就直接罷工給你看。建議上班族每小時起來走動2分鐘,午餐記得選有蔬菜的便當,隨手放瓶水在桌上提醒自己多喝。
孕媽咪們也超辛苦!懷孕時荷爾蒙變化會讓腸道肌肉放鬆,子宮變大又壓迫直腸,後期連蹲廁所都困難。有些孕婦怕頻尿不敢喝水,或因為孕吐吃不下高纖食物,便秘情況就更嚴重了。婦產科醫生通常會建議補充益生菌,吃火龍果、奇異果這類軟質水果,千萬別硬憋或亂吃瀉藥。
這邊整理個簡單表格,幫大家比較兩族群的便秘原因:
族群 | 主要原因 | 改善建議 |
---|---|---|
上班族 | 久坐不動、水分不足、高壓生活、外食纖維少 | 定時起身、每日2000c.c.水、午餐加點燙青菜 |
孕婦 | 荷爾蒙影響、子宮壓迫、飲食受限、怕頻尿少喝水 | 益生菌補充、軟質水果、溫和散步 |
其實不管是哪種族群,便秘真的不能輕忽。長期下來除了脹氣不舒服,還可能引發痔瘡或腸道問題。下次感覺卡卡的時候,先別急著吞軟便劑,從調整生活習慣開始,腸道健康了整個人都會輕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