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寵物社團看到有人分享自家養的黃色烏龜品種,整個龜殼金黃閃亮超級吸睛!其實台灣能見度高的黃色龜種不算多,但每一種都很有特色。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些特殊色系的龜龜,順便整理幾個常見品種的特徵,給想養龜的朋友參考看看。
說到黃色系的烏龜,最經典的應該就是黃金巴西龜了。這種其實是普通巴西龜的白化變異種,全身呈現奶油黃到亮金色的漸層,眼睛通常是紅色或粉色的。不過要特別注意的是,白化龜對陽光比較敏感,飼養時要控制好曬背時間,避免直射強光造成皮膚傷害。另外牠們的價格也比一般巴西龜高不少,幼體大概要價1,500-3,000元台幣不等。
除了白化品種,其實有些龜類天生就帶黃色調。像黃頭側頸龜就是很好的例子,牠們頭部有明顯的黃色斑塊,背甲則是橄欖綠帶黃邊,看起來很像戴了頂小黃帽。這種龜屬於半水棲型,需要較大的活動空間,成體可以長到25-30公分左右。食性偏雜食,特別愛吃水生植物,建議飼養時要多準備些水芙蓉或浮萍給牠們加菜。
品種名稱 | 體型大小 | 特殊習性 | 市場價格範圍 |
---|---|---|---|
黃金巴西龜 | 15-25cm | 需控制光照強度 | NT$1,500-3,000 |
黃頭側頸龜 | 25-30cm | 喜食水生植物 | NT$2,800-4,500 |
黃緣盒龜 | 12-18cm | 陸棲性強、會閉殼 | NT$6,000-12,000 |
另外要提的是台灣本土種黃緣盒龜,雖然背甲主要是深褐色,但邊緣有一圈鮮明的黃色帶紋,腹甲則是黑黃相間的放射狀花紋。這種龜最大特色是完全陸棲,而且受到驚嚇時能把頭尾四肢完全縮進殼裡,連腹甲都能閉合起來。因為野生數量稀少,現在多是人工繁殖個體,價格也相對較高。飼養時要注意保持環境濕度,底材建議用赤玉土混合水苔。
最近還看到有水族館引進黃腹滑龜,這種龜的腹部是鮮豔的明黃色,游動時特別顯眼。牠們屬於高度水棲的龜種,幾乎不上岸,所以缸內不用設置曬背區。不過這種龜對水質要求較高,過濾系統要夠強力,適合有養魚經驗的人來照顧。幼體時背甲是灰綠色帶黃斑,長大後會逐漸轉為深褐色,但腹部的黃色會一直保持鮮豔。
文章內容目錄
1. 黃色烏龜有哪些常見品種?台灣人最愛養哪種?
說到黃色烏龜,其實在寵物市場上還真不少見呢!台灣的龜友們特別偏愛這幾種黃澄澄的小可愛,不僅顏色討喜,飼養難度也不會太高。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種常見的黃色烏龜品種,順便聊聊台灣人最愛養的是哪一種。
先來看看這些黃色烏龜的基本資料吧:
品種名稱 | 特徵描述 | 飼養難度 | 台灣常見度 |
---|---|---|---|
黃耳龜 | 耳朵旁有明顯黃斑,背甲偏黃綠色 | ★★☆☆☆ | ★★★★★ |
黃金巴西龜 | 全身金黃色,幼體特別鮮豔 | ★☆☆☆☆ | ★★★★☆ |
黃頭側頸龜 | 頭部有鮮明黃色斑紋,脖子會側收 | ★★★☆☆ | ★★★☆☆ |
黃化紅耳龜 | 紅耳龜的變異種,全身呈現奶油黃 | ★★☆☆☆ | ★★☆☆☆ |
在台灣最受歡迎的絕對是黃耳龜啦!這種龜不僅價格親民(幼龜大概500-800元台幣),而且適應力強,很適合新手飼養。牠們最大的特色就是耳朵旁邊那兩塊醒目的黃斑,配上偏黃綠色的背甲,看起來特別可愛。很多龜友都說養了黃耳龜之後,每天看牠們在水裡悠游的樣子超級療癒。
黃金巴西龜也是不少人的心頭好,尤其是牠們小時候全身金黃的樣子真的萌翻天。不過要注意的是,隨著年齡增長,顏色可能會慢慢變深,沒有幼體時期那麼鮮豔。這種龜的飼養難度最低,幾乎是入門首選,水族館隨處可見。
黃頭側頸龜就比較特別了,牠們的頭部花紋每隻都不太一樣,有些個體的黃斑會延伸整個頭部,看起來特別霸氣。這種龜的價格稍高(約2000-3000元台幣),但因為牠們獨特的側頸習性,吸引了不少資深龜友收藏。記得要給牠們準備足夠的曬背區,牠們可是很愛曬太陽的喔!
2. 為什麼有些烏龜殼會呈現鮮豔的黃色?
最近在公園水池邊看到幾隻殼超黃的烏龜,整個超搶眼的啦!2. 為什麼有些烏龜殼會呈現鮮豔的黃色?其實這跟牠們的品種、飲食和生活環境都有關係喔。像台灣常見的黃耳龜,殼上那些亮黃色斑塊就是天生的特徵,這種鮮豔顏色在野外其實是種保護色,混在水草裡反而比較不容易被發現呢!
有些烏龜殼變黃可能是因為飲食中攝取太多類胡蘿蔔素,就像我們吃太多紅蘿蔔皮膚會變黃一樣。養在人工環境的烏龜如果常吃小魚、蝦子或特定飼料,殼的顏色就會特別鮮豔。不過要提醒大家,突然的顏色變化也可能是生病徵兆,要特別注意喔!
影響龜殼顏色因素 | 具體表現 | 常見龜種舉例 |
---|---|---|
品種遺傳 | 天生具有黃色斑紋或底色 | 黃耳龜、金錢龜 |
飲食影響 | 攝取富含類胡蘿蔔素食物 | 人工飼養的巴西龜 |
環境光照 | 日照充足使色素沉澱 | 池塘飼養的斑龜 |
健康狀況 | 真菌感染導致殼變色 | 生病的老齡烏龜 |
說到這個,我朋友之前養的巴西龜就是因為換了含有蝦紅素的飼料,結果殼的黃色部分變得超明顯,整個像上了釉一樣亮晶晶的。不過野外那些殼特別黃的烏龜,很多其實是被人棄養的外來種,像紅耳龜雜交後代就常出現鮮黃色變異,這種情況對本土生態其實不太好。
水質酸鹼度也會影響龜殼顏色喔!偏酸性的水會讓殼的顏色看起來更鮮豔,尤其是那些本來就有黃色基因的個體。有些養龜達人會特別調整水質來維持龜殼色澤,不過這需要很專業的知識,一般人還是讓烏龜保持自然狀態比較好。
3. 如何分辨黃色烏龜的不同品種?專家教你小技巧,其實只要掌握幾個重點特徵,就算是新手也能輕鬆辨認。台灣常見的黃色烏龜主要分為三種:巴西龜、黃耳龜和黃頭側頸龜,牠們雖然乍看很像,但仔細觀察背甲花紋、頭部斑點和行為特徵,就能發現明顯差異。
首先從背甲來看,巴西龜的甲殼偏橢圓形,上面有明顯的環狀紋路,而且邊緣會微微翹起;黃耳龜的背甲則比較扁平,花紋呈現放射狀,最特別的是眼睛後方有鮮明的黃色條紋;至於黃頭側頸龜,顧名思義牠們的頭部側面有亮黃色斑塊,而且脖子特別長,遇到危險時會把頭往側邊縮進去,超級可愛!
再來看看牠們的日常行為差異:
品種 | 活動時間 | 游泳方式 | 性格特徵 |
---|---|---|---|
巴西龜 | 白天 | 四肢划水 | 活潑好動 |
黃耳龜 | 晨昏 | 後肢踢水 | 較為害羞 |
黃頭側頸龜 | 整天 | 脖子輔助轉向 | 好奇心強 |
飼養時也要注意,巴西龜適應力最強,適合新手;黃耳龜對水質要求較高,需要經常換水;而黃頭側頸龜因為脖子長,需要更深的水域活動。如果觀察到龜龜的殼變軟或出現白斑,可能是缺鈣或水質出問題,要特別留意。
另外餵食習慣也能幫助辨認,巴西龜看到食物會衝最快,黃耳龜會先觀望一陣子,而黃頭側頸龜最愛把脖子伸得長長的討食。記得牠們雖然都吃蔬菜和飼料,但巴西龜最不挑食,連水果都愛吃,黃耳龜則偏愛水生植物,這些小細節都是分辨的好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