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氣越來越熱,大家有沒有發現家裡如果是西曬方位的房間,下午簡直就像烤箱一樣?特別是現在都十月了,台灣的秋老虎還是很兇猛,西曬問題真的讓人很頭痛啊!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西曬房的實際狀況,還有我們可以怎麼應對這種熱到爆的情況。
先來說說西曬房最讓人崩潰的幾個時段。根據實際測量,下午2點到5點這段時間,西曬的熱度是最誇張的,尤其是夏天,室內溫度可以比非西曬房間高出5-8度!而且這種熱不是普通的熱,是那種會讓牆壁、家具都發燙的悶熱。我整理了一個簡單的溫度對照表給大家參考:
時段 | 西曬房溫度 | 非西曬房溫度 | 體感差異 |
---|---|---|---|
上午9點 | 28°C | 27°C | 差不多 |
下午2點 | 35°C | 30°C | 明顯悶熱 |
下午5點 | 38°C | 31°C | 極度不適 |
住過西曬房的人都知道,這種房間最大的問題不只是熱,還會讓家具、地板加速老化。我朋友家的木地板才裝兩年,靠西曬那面就已經褪色變形了,窗簾也是沒多久就曬到褪色。而且這種熱度會一直持續到晚上,就算開了冷氣也要很久才能涼下來,電費帳單看了真的會想哭。
不過西曬房也不是完全沒優點啦!像冬天就會特別溫暖,尤其是寒流來的時候,別人在家冷到發抖,西曬房卻可以自然保暖。而且採光真的超好,白天完全不用開燈,對於喜歡明亮空間的人來說其實很不錯。只是要怎麼解決夏天的悶熱問題,真的需要花點心思就是了。
現在市面上有很多針對西曬房的解決方案,從簡單的隔熱窗簾到專業的隔熱玻璃都有。我自己試過最有效的是在窗外加裝遮陽板,搭配隔熱窗膜,這樣大概可以降溫3-5度。也有人會種些爬藤植物來遮陽,既美觀又環保,只是要定期修剪比較麻煩。最近還看到有人在推智能調光玻璃,可以根據陽光強度自動調節,感覺很厲害,就是價格不太親民啦!
文章內容目錄
西曬房到底有多熱?住户親身經驗分享
最近天氣越來越熱,住西曬房的朋友們應該都很有感吧!我住的是台北一間朝西的公寓,每到下午真的熱到懷疑人生。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我的親身經歷,順便整理一些實用的數據給正在考慮租屋或買房的朋友參考。
先說說我家下午的溫度變化,我用溫度計實測過,夏天最熱的時候室內可以比室外高5度以上!尤其是下午3點到6點這段時間,整個房間就像烤箱一樣。我整理了一個簡單的表格,讓大家看看西曬房和其他朝向房間的溫度差異:
時間 | 西曬房溫度 | 非西曬房溫度 |
---|---|---|
下午2點 | 34°C | 30°C |
下午4點 | 36°C | 31°C |
下午6點 | 35°C | 29°C |
除了溫度高之外,西曬房最讓人困擾的就是家具和地板都會被曬到發燙。我家的木地板到了下午根本不能赤腳踩,沙發也是坐下去會燙屁股的那種。窗簾一定要選遮光效果好的,不然連冷氣都打不冷。電費也是驚人,夏天每個月電費都要比朋友家多出快2000塊。
最誇張的是有一次我忘記關窗簾出門,回家發現放在窗邊的塑膠收納盒居然被曬到變形!從那次之後我就學乖了,出門前一定會把窗簾拉好,還會特別注意不要把怕熱的東西放在窗邊。西曬房的熱度真的不是開玩笑的,建議大家在租屋或買房前一定要考慮清楚。
為什麼台灣人特別怕西曬?在地氣候大解析
台灣人對西曬的恐懼真的不是沒道理!這邊就來幫大家分析一下,到底為什麼我們這麼在意西曬問題。首先台灣屬於亞熱帶氣候,夏天動不動就35度以上,再加上高濕度,那種悶熱感真的會讓人受不了。而西曬剛好就是下午最熱的時候直射進來,整個房間就像烤箱一樣,冷氣怎麼開都降不下來,電費還爆表,你說誰不怕?
更麻煩的是,台灣建築密度高,很多房子都是連棟的,通風本來就不好。如果再加上西曬,牆壁吸熱後整個晚上都在散發熱氣,根本就是「天然暖爐」。而且台灣人很注重居家舒適度,誰想下班回家還要待在「三溫暖」裡啊!
下面整理幾個台灣西曬的關鍵數據,看完你就懂為什麼大家這麼在意了:
西曬時段 | 溫度影響 | 濕度變化 | 體感溫度差異 |
---|---|---|---|
14:00-16:00 | 室內升溫3-5°C | 增加10-15% | 比實際溫度高2-3°C |
16:00-18:00 | 牆面蓄熱達高峰 | 維持高濕度 | 悶熱感最明顯 |
18:00後 | 熱氣持續釋放 | 緩慢下降 | 比東曬房高2°C以上 |
另外台灣的建築材料也是關鍵,很多老房子用的是紅磚或混凝土,這些材料吸熱後散熱慢,晚上睡覺時牆壁都還是溫的。現在新建案雖然會用隔熱材質,但價格就比較高,不是每個人都負擔得起。所以買房或租屋時,台灣人一定會特別注意是不是西曬房,這真的影響生活品質太大了!
說到西曬的解決方法,台灣人也是很有創意。從最傳統的遮陽棚、窗簾,到現在流行的隔熱玻璃、Low-E玻璃,甚至還有人在外牆種爬藤植物來降溫。畢竟在這種氣候下,不想辦法對抗西曬的話,夏天真的會很難熬啊!
最近看房總是被「西曬」問題困擾嗎?西曬方位怎麼看?3秒教你用手機辨別其實超簡單!不用帶指南針,只要用你手上的智慧型手機就能輕鬆判斷,連阿公阿嬤都能學會的實用技巧,今天就來手把手教大家怎麼操作。
首先打開手機的「指南針」APP(iPhone內建就有,Android用戶可以到Play商店下載),記得要站在房間正中央保持手機水平。這時候畫面會顯示當前方位,重點來了!只要找到「西」這個字對應的方向,就是西曬會照進來的方位啦。如果發現主臥或客廳剛好朝西,下午真的會熱到像烤箱,看房時可要特別注意。
不同季節太陽角度其實會有差異,這邊幫大家整理好西曬最嚴重的時段:
月份 | 西曬強度 | 建議防曬方式 |
---|---|---|
5月-9月 | ★★★★★ | 裝遮光簾+隔熱玻璃 |
10月-4月 | ★★★☆☆ | 普通窗簾即可 |
實際測試時有個小技巧,最好選在下午2-4點之間去看房,這時候陽光最直接,馬上能感受到房間會不會變「蒸籠」。有些新建案會用特殊玻璃或遮陽設計來減緩西曬,記得要問清楚。另外像是陽台外推或有大面落地窗的房型,西曬影響會更明顯,這些都是用手機簡單判斷後要進一步觀察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