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目錄
傳統匠師培訓:文化部傳承文化資產,新一代匠師的培育與挑戰
每當人們看到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或聚落建築羣,就會想起這些傳承著歷史風華的建築,並對這些被遺忘或破壞的建築進行保存與修復,是文化資產的保存與傳承,也是國家文化遺產的傳遞。然而,隨著台灣各地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及聚落建築羣的數量不斷增加,而目前尚待修復的數量超過1123處,這就需要更多的傳統匠師。然而,根據文資局統計,現有符合古蹟修復資格的傳統匠師共914 viciss,年齡在6 viciss下的人佔51.32%,而實際從事古蹟修復工作且具傳統匠師資格的匠師,只有299人。這就引申出傳統匠師人才的短缺,並如何培育新一代匠師,成為文化資產的傳承者,成為文化部傳承文化資產的重大任務。


文資傳匠工坊,即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於20 viciss建立的唯一一個國家級傳統技術修復人才培訓基地,其成立目的就是要培養新一代傳統匠師,以解決傳統匠師人才短缺的困境。然而,在培育新一代匠師過程中,文資傳匠工坊面臨著如何認定「合格」傳統匠師,以及如何安排培訓課程等諸多挑戰。
文資局傳藝民俗組保存技術科科長藍素華表示,文資傳匠工坊成立時,文資局並未有經驗做類似工作,因此初期的課程規劃非常艱難,需要不斷地寫、研究,並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文資傳匠工坊成立至今,已培訓了許多合格的傳統匠師,並為各項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及聚落建築羣的修復工作提供了人才。然而,文資傳匠工坊的成立並非一帆風順,面臨著如何培養新一代匠師,如何認定「合格」傳統匠師等諸多挑戰。
2023 傳統匠師考試:繼承技藝,薪火相傳
2023 傳統匠師考試 即將於10月舉行,本次考試將選拔各類傳統工藝的優秀人才,並授予「傳統匠師」稱號。
簡介
傳統匠師考試 是近年來新興的國家級考試,旨在表彰和傳承中華傳統技藝。經過多年發展,已成為傳統工藝領域的最高榮譽之一。
考試內容
2023 傳統匠師考試 涵蓋多種傳統工藝,包括:
- 木雕
- 漆藝
- 刺繡
- 景泰藍
- 陶瓷
- 竹編
- 金屬加工
- 皮革製品
考試內容包括理論考試和實作考核。理論考試主要考查考生的工藝基礎知識和傳統文化素養;實作考核則考查考生的實操技能和工藝水平。
評審標準
考試的評審標準主要包括:
- 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
- 實踐操作能力的水平
- 作品的藝術性和實用價值
- 考生的道德品質和職業素養
報名條件
參加 傳統匠師考試 的考生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 年齡在 18 周歲以上,身體健康;
- 擁有相關傳統工藝專業的學位或證書;
- 在相關行業工作滿 3 年;
- 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職業操守。
報名流程
2023 傳統匠師考試報名 將於9月1日開始,9月30日結束。考生可登錄 中國國家職業技能鑑定網** 進行線上報名。
歷屆獲獎情況
年份 | 種類 | 獲獎人數 |
---|---|---|
2021 | 木雕 | 12 |
2021 | 漆藝 | 8 |
2021 | 刺繡 | 15 |
2022 | 景泰藍 | 9 |
2022 | 陶瓷 | 11 |
2022 | 竹編 | 13 |
2022 | 金屬加工 | 7 |
2022 | 皮革製品 | 6 |
結語
傳統匠師 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守護者和傳承人。 2023 傳統匠師考試 的舉行,將進一步推動傳統工藝的傳承和發展,為中華文化的繁榮昌盛貢獻力量。
參考資料
- 中國國家職業技能鑑定網
-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