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氣熱到爆,好多人都會去泳池消暑,但你有冇諗過「一個直池幾多米」呢個問題?其實台灣嘅標準泳池長度同香港有啲唔同,唔少人都會搞混。等我同大家分享一下台灣泳池嘅小知識,下次去游水就唔會一頭霧水啦!
台灣最常見嘅標準泳池長度係25米,不過其實仲有50米嘅奧運規格泳池。以下係台灣幾種常見泳池長度比較:
泳池類型 | 長度(米) | 常見地點 |
---|---|---|
標準短池 | 25 | 社區泳池、學校泳池 |
標準長池 | 50 | 國家運動訓練中心 |
訓練用短池 | 20 | 部分健身中心 |
兒童戲水池 | 10-15 | 親子水上樂園 |
講到游一個直池,其實好多人一開始都會覺得25米好長,游到一半就冇氣。特別係夏天泳池人多嘅時候,成日都要停低避人,搞到根本冇辦法好好練習。我記得第一次去游標準池,以為自己體能唔錯,結果游咗兩個直池就喘到不行,仲要俾旁邊阿伯笑話「少年仔體力咁差」。
台灣嘅公共泳池其實都幾多元化,除咗標準池之外,好多都有附設SPA區、蒸氣室。不過要注意嘅係,部分泳池會將25米池分成幾條水道,每條水道嘅用途都唔同。快水道通常係給認真練習嘅人使用,慢水道就比較適合初學者。建議第一次去嘅朋友可以先觀察一下再下水,免得影響到其他人。
另外有個小貼士,如果想練習游直池,可以選擇平日早上時段。呢個時候人比較少,水質也相對乾淨。我個人最鍾意禮拜二上午去,成個泳池得小貓兩三隻,想點游就點游,完全唔使擔心撞到人。不過要留意返,部分泳池會喺平日早上進行清潔保養,去之前最好先上網查詢開放時間。
文章內容目錄
一個直池到底有幾長?新手必看泳池長度解析
每次去游泳池都會聽到「游幾個直池」這種說法,但你知道標準泳池到底有多長嗎?其實台灣常見的泳池長度有分好幾種,新手剛開始游泳真的很容易搞混。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泳池長度的那些事,讓你不會再傻傻分不清楚!
首先最常見的就是25公尺短水道,這種在社區游泳池或學校最普遍,來回游一趟就是50公尺。另外還有50公尺長水道,通常是比賽規格的標準池,像台北市立大學天母校區游泳池就是這種。不過要注意的是,有些泳池會用浮標把50公尺池隔成25公尺來使用,所以下水前最好先看清楚標示。
這邊幫大家整理台灣常見泳池長度對照表:
泳池類型 | 長度 | 常見場所 |
---|---|---|
短水道 | 25公尺 | 社區、學校、健身房 |
長水道 | 50公尺 | 市立游泳池、比賽場地 |
非標池 | 其他長度 | 飯店、私人俱樂部 |
說到這個就不得不提,很多新手會把「游幾趟」和「游幾公尺」搞混。比如說在25公尺池游4趟,其實總共只游了100公尺,不是200公尺喔!而且有些飯店的泳池長度更特別,像是有遇過22.5公尺的,這種非標準長度的池子要特別注意,計算運動量時要自己換算一下。
另外要提醒的是,雖然大部分泳池都會標示長度,但偶爾也會遇到沒標清楚的。這時候可以觀察池邊的數字標示,通常每隔5公尺會有一個標記。如果還是不確定,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直接問救生員或工作人員,他們一定最清楚!
為什麼比賽泳池都設25米?直池長度的秘密
每次看游泳比賽都會發現,短池賽事用的都是25米長度,這其實不是隨便決定的喔!背後可是有滿滿的考量。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冷知識,原來25米這個數字是經過國際泳總(FINA)認證的標準規格,專門用於短池比賽。這種長度不僅讓選手更容易計算划水次數,也方便舉辦單位在有限的場地內規劃賽道。
說到泳池規格,其實國際比賽主要分兩種:25米的短池和50米的長池。兩種各有特色,短池因為轉身次數多,更考驗選手的爆發力和轉身技巧;長池則偏重耐力與節奏掌控。台灣很多學校或社區泳池都是25米規格,就是因為這個長度最適合訓練和比賽兼顧。
泳池類型 | 長度 | 主要用途 | 轉身次數(50公尺賽事) |
---|---|---|---|
短池 | 25米 | 短池賽事、日常訓練 | 1次 |
長池 | 50米 | 奧運等國際大賽 | 0次 |
其實25米這個數字是經過精算的,太短會讓選手一直忙著轉身,影響游泳節奏;太長又會讓比賽場地需求變大。而且這個長度剛好是50米的一半,訓練時可以輕鬆換算成績。像我們台灣很多選手從小就是在25米池訓練,慢慢適應比賽強度後再挑戰50米池,這種漸進式訓練效果最好。
另外一個小知識是,25米池的水流控制也比較容易。因為長度適中,水波反射不會像超短池那樣造成干擾,選手游起來更穩定。這也是為什麼國際泳總會把25米訂為標準短池長度,畢竟要兼顧公平性和比賽品質啊!
台灣常見泳池長度大公開!哪種最適合你?其實在台灣,泳池長度可是有學問的,不同長度適合的族群和訓練目的都不一樣。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實用資訊,讓你下次去游泳時可以更清楚自己適合哪種泳池,不用再傻傻跟著人群游啦!
先說說最常見的25公尺短池,這種在社區泳池或學校最普遍,對新手來說超友善。轉彎次數多可以練轉身技巧,而且游起來比較不會累,很適合剛開始學游泳或想輕鬆運動的人。不過如果你是想認真訓練的泳將,可能會覺得一直轉彎很煩,游到後面都頭暈了XD
再來是50公尺的標準池,奧運規格就是這種!在台北市立泳池或一些大型運動中心才找得到。這種長度游起來超暢快,適合想要練長距離或追求速度的人。但要注意的是,對體力要求比較高,第一次游可能會覺得「怎麼還游不到對岸」,建議先從短距離開始適應。
這邊幫大家整理一個簡單的比較表:
泳池長度 | 常見場所 | 適合對象 | 優點 | 缺點 |
---|---|---|---|---|
25公尺 | 社區、學校泳池 | 新手、親子、輕鬆運動族群 | 轉身練習方便、壓力小 | 轉彎頻繁、長距離訓練不便 |
50公尺 | 市立泳池、運動中心 | 專業訓練、長距離游泳愛好者 | 符合比賽規格、訓練效果好 | 對體力要求高、場地較少 |
另外台灣其實還有一些特殊長度的泳池,像有些飯店會做20公尺的,主要是給房客玩水用;也有些訓練中心有33.3公尺的,這種是為了配合特殊訓練課程。不過這些就比較少見了,一般民眾最常接觸的還是前面說的兩種。
說到泳池選擇,除了長度之外,水溫、水深、人潮多寡也都是要考慮的因素。像夏天下午的室外池常常跟下餃子一樣,這時候就算50公尺的池子可能也游不起來。建議可以多試試不同時段,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游泳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