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灰紀念花園:撒放先人遺骨,追思永恆
引言
市民除了將火化後的骨灰安置在公眾或私人骨灰安置所外,亦可選擇在食環署轄下9個骨灰安置所,於13個紀念花園內撒放骨灰。市民不僅可舉辦告別儀式,還可放置紀念牌匾,緬懷先人。
紀念花園
曾咀紀念花園,佔地4800平方米,臨海而建,是食環署最大的紀念花園。園內種植花草樹木,營造寧靜且融合自然的環境。此外,紀念碑牆可供市民鑲嵌牌匾,紀念先人。
撒放程序
申請資格:
– 持有「領取骨灰許可證」者或其授權人
– 先人身分證副本
– 指定證明文件(離島區原居民、連續居住者或未成年子女)
申請方式:
– 親自前往墳場及火葬場辦事處辦理申請(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除外)
– 提供所需文件正本核實
– 非香港火化需證明文件
費用:
– 撒放骨灰免費
– 設置紀念牌匾收取行政費
辦理機構:
– 跑馬地墳場及火葬場辦事處(黃泥涌道1號J)
– 紅磡墳場及火葬場辦事處(暢行道6號地下高層)
其他紀念花園:
食環署轄下尚有其他12個紀念花園,地點遍佈港島、九龍、新界及離島區,包含歌連臣角、鑽石山、和合石、富山、葵涌等,為市民提供多元化的選擇。
骨灰安置多元化
市民可依據需求選擇骨灰安置方式,除了紀念花園外,食環署亦提供政府骨灰龕位,包含標準和大型兩種規格,且申請時需證明親屬關係。
此外,華永會作為私營法定機構,提供墓地、龕位及撒放骨灰等服務。最知名的服務為管理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
紀念花園:永恆的追思
紀念花園提供一個寧靜且富有意義的場所,讓市民緬懷先人。不僅可自行撒放骨灰或委託專人代為撒放,還能舉辦告別儀式。而後,家屬和親友亦可隨時到訪,在寧靜的環境中追思先人。
文章內容目錄
骨灰安葬:一個莊嚴且有意義的儀式
骨灰安葬是將親人或寵物逝者的骨灰放置在特定的容器或地點,以供紀念和尊重。這是一個古老的傳統,隨著時間的演變已有了不同的形式和習俗。
骨灰安葬的類型
類型 | 描述 |
---|---|
骨灰罈安葬 | 將骨灰放置在稱為骨灰罈的特殊容器中,然後埋葬在地下或放置在靈骨塔中 |
海葬 | 將骨灰撒在海上,通常伴隨著儀式或禱告 |
樹葬 | 將骨灰埋葬在樹根之下或將其灑在特定樹木的周圍 |
花園安葬 | 將骨灰埋葬在花園中或將其灑在花盆或植被上 |
自然安葬 | 將骨灰撒在未開發的自然區域,如森林或草地 |
選擇骨灰安葬方式
選擇骨灰安葬方式是一項個人的決定,受文化、宗教和個人偏好的影響。常見的考量因素包括:
- 宗教信念:某些宗教有特定的骨灰處理規範,例如回教禁止海葬。
- 紀念形式:不同的安葬方式提供不同的紀念形式,例如海葬提供散佈性和象徵性,而骨灰罈安葬則提供永久性和具體的紀念物。
- 環境考量:樹葬和自然安葬等安葬方式更具環保性,減少了環境影響。
- 個人意願:最終的安葬方式應反映逝者的意願和親屬的希望。
骨灰安葬的意義
骨灰安葬不僅是一種傳統的習俗,還具有以下重要的意義:
- 提供安慰:它能提供親屬一個具體的地點悼念他們的逝者,同時獲得慰藉。
- 象徵性:它象徵著生命的結束和旅程的開始,並有助於親屬處理悲傷情緒。
- 紀念:它是親屬紀念和榮耀其逝者的方式,提供了一個持久和有意義的紀念品。
- 環保性:樹葬和自然安葬等方法有助於減少環境影響,並促進生態平衡。
選擇骨灰安葬處
選擇骨灰安葬處是一個慎重的決定。常見的選擇包括:
- 陵墓和靈園:私人或公共設施,提供骨灰罈安葬和紀念碑。
- 教堂或寺院:宗教場所,通常提供靈骨塔或特殊墓地。
- 自然保護區和公園:指定地區,允許樹葬或自然安葬。
- 私人住宅:某些法律法規可能會允許在自己的土地上進行骨灰安葬。
選擇安葬處時,應考慮地點便利性、維護費用和環境影響。此外,還應確保所選地點符合法律法規。
骨灰安葬是一個意義深遠且有價值的傳統,提供了一個莊嚴的方式來紀念和榮耀我們的逝者。通過謹慎選擇安葬類型、安葬處和遵循相關法規,我們可以確保親人的骨灰獲得體貼和有尊嚴的處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