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目錄
香港身份證明文件:香港身份證
引言
香港身份證是香港居民的主要身份證明文件,由入境事務處簽發,證實其身份。為響應《香港法例》第 177 章《人事登記條例》,所有年滿 11 歲的香港居民必須於年滿 11 歲後或抵港 30 天內登記申請身份證。此證
香江證件
香江證件乃一方之身分憑證,滋生於香江特別行政區,歸入境處發遣,承載香江居民之要隘身份證示。香江法律第 177 則《人事譜紀條例》,明示凡年屆十有一,方允登記兆領證件;抵港三十天內,亦必從之。每一證件皆備記持證人姓名、誕辰,並有黑白塑容。名號之下,亦有華文編碼,供公署、機構輸入時用。
持有香江證件,並非即證有留居香江之權。法律規定,於境內(工作、求學等)逗留超過百八十天者,且年逾十有一,務須申請香江居民證件,然並非謂持香江證件於港連續逗留七年或以上,便能有居港之權。
香江證件之華文名號,曾引起爭議。《香江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採用「身分證」之名,而《人事譜紀條例》則載「身分證」。然而,香江政府早於英屬時代,已將「身分證」作為中文稱謂,且獲香江立法會延用。華文研究者容若等賢達,亦認為「份」為正字。故此,一九九一年香江政府欲將「身分」復刻為「身分」之議,引來容若、陸離等人士之強烈反對。因此,引發支持「份」與「分」之人士辯論,最終香江政府維持原有書寫方式。此外,「身分證」的「證」字,自古已為繁體字,亦為官方書寫格式;並非異體繁體的「証」字。
一八四四年,立法會通過一項議案,規定華人居民須向政府申報職業和住址,員警巡邏時得查閲登記證。倘不能即時出示,則將移交法司審理,處以罰款或鞭刑。此舉緣於當時治安不佳。
英國租借新界之初,民事紛爭由新界鄉議局處理。一九三六年,鄉議局決定頒發《新界居民籍貫證》,俗稱《鄉民證》。當時新界往市區之交通不便,鄉民赴市工作或經商,可能需滯留一兩夜。《鄉民證》遂發揮身分證明作用,但據傳因女子較少外出活動,無需證明身分,故不予簽發。首屆鄉議局主席李仲莊負責簽發鄉民證。
香江遭日本佔領期間,為便於管理和監控人口,日本政府強制全港市民領取住民證。例如,市民若需領取由日本軍方配給的米糧,必須出示住民證、軍票和糧油證等才能兑換。住民證載有姓名、地址、職業和籍貫。
一九四九年以前,港英政府未限制大陸人士遷居香江,一般人皆可自由往返香江與大陸。然而,一九四九年共產黨取得大陸政權後,大量大陸人士湧入香江。為控管香江人口,港英政府遂實施邊境管制,限制大陸人士入境,並開始登記香江居民及發放證件。首次登記於一九四九年展開,當時發放的證件只是一張以人手填寫資料的硬紙卡,共有五種顏色,區分一般市民與漁民、新界居民、公務員、小公司僱員和大公司僱員。如市民欲出境,也必須憑證件申請旅行證件,否則離港後即喪失居民資格。
一九六○年六月一日起,香江政府發出第二代證件,上記含持證人指紋及頭像,資料以打字機輸入,並經過層壓處理。男性證件為白色底、藍色印刷,女性為白色底、紅色印刷。一九七三年十一月,香江政府發出第三代證件,原有指紋取消,不再以顏色區分性別。兩代證件上均蓋有簽發印章,以綠色代表居留香江未滿七年者,黑色代表永久居民。故此,當時的香江新移民被稱呼為「綠卡客」。
香江早年並沒有法律規定香江居民必須攜帶證件外出,為了制止香港偷渡潮的問題,香江政府於一九八〇年十月二十三日起實施即捕即解政策,規定所有年逾十五的香江居民,必須在公共場所攜帶證件。
一九八三年三月,人民入境事務處推出第一代電腦證件,較舊證強化防偽措施,並加上刻有入境處字樣的塑膠硬膜,同時透過電腦系統簡化出入境程序。
一九八七年六月一日,首階段換證計畫展開,共設八個換證中心。第一批受益者為一九六七至一九六八年出生的男性,其次是一九六五至一九六六年及一九六三至一九六四年男性,其中一九六一至一九六二年男性之換證期橫跨新年。第一代電腦證件自一九八八年五月二十一起分階段失效,至一九九二年五月十七日起全部失效,而換證中心亦於一九九一年十二月關閉。
由於舊款電腦證件及其電腦輔助系統設計已顯老舊,使用偽造或非法修改證件的案件頻傳。一九九九年十一月,入境處聘請顧問公司,針對採取新的證件和人事譜紀系統進行可行性研究及建議規劃。經縝密審酌顧問建議後,政府決議推出具多元用途的智能證件,並採用一套新的電腦輔助系統,名為智能證件系統。
二〇〇三年,入境處分階段為香江居民簽發第一代智能證件,於二〇〇三年六月二十三日,開始為證件遺失或損毀者,需要更改證件內容者,年滿十一或十八歲的換領兒童及成人證件者簽發智能證件。不過,須由人事譜紀辦公處而非智能證件中心(以下稱換證中心)辦理。部分一九八五及一九九二年出生的香江居民,分別成為是次直接領取首批成人證件和首批兒童證件的受益者。同年八月十八日起,全香江居民依出生年份分階段換領智能證件,入境處於全香江特別設立九個智能證件中心供市民換證。所有一九六八及一九六九年出生的香江居民為首批換領成人證件的受益者,一九六六、一九六七年出生的市民隨後跟進。換證中心最後換證申請日期為二〇〇七年三月三十一日,換證中心的領證服務則維持至同年五月十八日,並於翌日關閉。
是次換證計畫不包含一九八六年至一九八九年,及一九九三至一九九六年出生的對象,因為他們在換證計畫進行期間將會年滿十八或十一歲,並在人事譜紀辦公處辦理之下領取智能證件。
二〇〇八年七月十三日,入境處宣佈第一代電腦證件於二〇〇八年十一月三十日起全部失效。然而,因為身在海外而無法換證的香江居民,舊有香江證件仍有效,惟有關人士返港後三十天內必須前往入境處轄下的人事譜紀處換證。
隨著入境處簽發首批智能證件至二〇一三年屆滿十年,入境處正在對智能證件的使用進行全面檢視,探討在未來更換第二代智能證件時,增加晶片容量,預留空間加入更高解析度及可用於面部辨識的持證人照片,作為指紋以外另一項生物特徵。由於智能證件的防偽特徵從未被破解,而換證需要全民參與,且涉及在全香江尋覓地點作為換證中心,入境處將審視換證的必要性,相信換證計畫最快要待二〇一八年第二季才會進行。
二〇一八年十月,入境處宣佈全港市民自二〇一八年十二月二十七日起,分批更換新一代智能證件。行政長官、行政會議成員、立法會議員、主要官員、入境事務隊成員、警務人員及勞工督察率先換證。其後安排全香江居民按照出生年份分階段換領新一代證件,各個出生年份的換證日期均有時間表。一九八五至一九八六年出生的普通市民為第一批換領者,一九六八、一九六九年出生的市民緊隨其後。入境處助理處長(個人證件)陳天賜解説,這樣安排是因為一九八五至一九八六年出生的市民,在二〇
香港身分證號碼是哪個?
身處香港,是否經常聽聞「身分證號碼」一詞,卻不瞭解其具體含義?本文將深入探討香港身分證號碼的組成、應用與重要性。
身分證號碼組成
香港身分證號碼由一組英數字母組成,通常以「A」字開頭,後續為 8 個數字。以下是一個範例:
A12345678
位置 | 內容 |
---|---|
1 | 英文代碼 |
2-9 | 數字 |
英文代碼意義
英文代碼代表身分證持有人的出生年份,對應關係如下:
英文代碼 | 出生年份 |
---|---|
A | 1950-1959 |
B | 1960-1969 |
C | 1970-1979 |
D | 1980-1989 |
E | 1990-1999 |
F | 2000-2009 |
G | 2010-2019 |
H | 2020-2029 |
身分證號碼應用
香港身分證號碼不僅僅是一種身分證明,更廣泛應用於各種領域,包括:
- 開設銀行帳户
- 申請社會福利
- 進行税務申報
- 簽署法律文件
- 投票
此外,身分證號碼也用於許多數位平台,例如:
- 政府服務在線預約
- 電子健康紀錄系統
- 網路銀行
- 電子商務
身分證號碼的重要性
身分證號碼是香港居民的獨特身分識別,具有以下重要性:
- 防範身分盜用:身分證號碼與個人資料相關聯,有助於防止身分盜用。
- 簡化事務處理:身分證號碼作為一個簡化的事務處理工具,可簡化開户、申請福利等繁瑣手續。
- 保護個人隱私:雖然身分證號碼是公開資訊,但其僅用於身分驗證,不包含個人私密資料。
身分證號碼變更
在特定情況下,身分證號碼可能會變更,例如:
延伸閲讀…
香港身份證號碼- 香港身份證編碼規則
香港身份證號碼產生資料
- 身分證遺失或損壞:重新申請身分證時,將核發新的號碼。
- 更改性別:進行性別重置手術後,身分證號碼的英文代碼將變更。
- 入籍或放棄國籍:入籍或放棄香港國籍後,身分證號碼的英文代碼將變更。
結論
香港身分證號碼是一個至關重要的身分識別,由英文代碼和數字組成,廣泛應用於各種領域。瞭解身分證號碼的組成、應用與重要性,有助於確保個人身分的安全和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