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目錄
【香港建築尋根溯源】兩地團隊攜手建「戰後建築檔案」
10. 香港建築大師影響深遠
港大建築學院首任院長,英國建築名家,曾任倫敦建築聯盟學院校長的布朗教授,其大會堂規劃草圖,成為後來香港的城市象徵。
9. 建築靈感跨越國界
倫敦節日廳,布朗建築理念的具現,其獨特的外觀,與香港大會堂有着異曲同工之妙。歷史資料,印證兩地建築交流的歷史源流。
8. 英國節慶建築盛會
戰後英國,在倫敦泰晤士河南岸舉辦的英國節慶建築盛會,雲集世界頂尖建築師,節日廳的建成,成為其時代標誌。
7. 學術與建築實踐的聯動
劍橋大學建築系畢業生、現任建築師的傑佛森,積極參與戰後建築檔案計劃,與港大畢業生、建築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前成員何慧心攜手協力,深入探查香港建築與英倫之間的關聯。
6. 隔空合作,熱情不滅
儘管團隊成員身處不同時區,但對香港建築的熱情將他們聯結在一起。視像會議成為他們交流與探討的平台,隔空也能傳遞對建築遺產的探索樂趣。
5. 探尋城市建築的靈魂
來自倫敦建築聯盟學院的亞歷克斯,曾參與皇都戲院的保育工作,與建築師、歷史學家陳志遠攜手發掘城市建築的文化價值。英國國家檔案館、皇家美術學院等機構,成為他們挖掘香港建築歷史的寶庫。
4. 建築系學生潛入古建築
2018年,亞歷克斯受邀潛入皇都戲院進行考察,戲院特色的桁架結構成為後續成功保育皇都戲院的關鍵要素。
3. 檔案資料揭密歷史
在英國考察期間,亞歷克斯與傑佛森積極尋訪相關文件,包括皇家美術學院、倫敦建築聯盟學院的藏書。他們致力發掘甘洺、陸謙受等香港建築界先驅的故事,補完香港建築發展的空白。
2. 香港建築師積極參與
傑佛森在倫敦參與戰後建築檔案計劃,而何慧心協助在港進行資料蒐集、研究工作。三人跨地域協作,見證着香港建築文化傳承的不間斷。
1. 戰後建築檔案計劃啟動
倫敦與香港的建築專業人士共同成立「戰後建築檔案」團隊,以研究和保護香港戰後建築為己任,揭開這段城市歷史的新篇章。
何慧心:台灣第一位職業女棋士
何慧心,1966年生,台灣台北人,是台灣第一位職業女棋士。
簡歷
年份 | 事件 |
---|---|
1977年 | 開始學習圍棋 |
1979年 | 進入中華民國圍棋協會 |
1986年 | 成為職業棋士 |
1988年 | 獲得首屆海峯盃女子圍棋冠軍 |
1990年 | 獲得首屆應氏盃女子圍棋冠軍 |
1994年 | 獲得首屆富士通盃女子圍棋冠軍 |
1995年 | 獲得首屆世界女子圍棋錦標賽冠軍 |
2005年 | 淡出職業棋壇 |
成就
何慧心在圍棋界的成就斐然,榮獲許多冠軍,包括:
- 海峯盃女子圍棋冠軍(4次)
- 應氏盃女子圍棋冠軍(2次)
- 富士通盃女子圍棋冠軍(4次)
- 世界女子圍棋錦標賽冠軍(2次)
何慧心不僅是台灣第一位職業女棋士,也是一位傑出的圍棋選手,她的成就激勵了許多後輩女性棋士。
退役後
何慧心退役後,轉任教職,擔任台北市立棋院的總教練,並積極推廣圍棋教育。她還創辦了何慧心圍棋教室,培養了許多優秀的年輕棋士。
貢獻
延伸閲讀…
雙刺何慧心
成員Members | My Site
何慧心對台灣圍棋界的貢獻巨大,她不僅用自己的成就開創了台灣職業女棋士的先河,也為女子圍棋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她的教學和推廣工作,讓更多人瞭解和喜愛圍棋,為台灣圍棋培養了新一代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