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目錄
森林濫伐,定義與歷史趨勢
森林濫伐的人為活動,亦稱森林砍伐或森林破壞,是指永久移除林地,導致森林覆蓋率降低。不同組織對森林的定義不同,尚未有明確且統一的分類標準。
聯合國糧農組織定義森林為:樹木高度至少 5 公尺、樹冠在地面上產生密集陰影所覆蓋的區域達 10%,且森林面積至少有 0.5 公頃。因此,城市公園、果園和農田並不屬於森林定義範圍。
自 19 世紀中期以來,地球遭受前所未有的森林破壞。歐洲森林受到酸雨侵蝕,西伯利亞廣大森林自蘇聯解體後轉為農耕地。在過去 20 年中,阿富汗失去了超過 70% 的森林。然而,熱帶雨林的破壞最為明顯,彷彿正進行中的全新世大滅絕。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報告,全球森林面積正以每年減少 730 萬公頃的速度消失,非法採伐是森林消失的主要原因。目前全球森林面積總計約 40.6 億公頃(佔地球陸地面積 31%),且正在縮減,熱帶地區尤甚。
森林濫伐的成因與影響
沒有足夠的森林復育就砍伐樹木,將破壞棲息地、減少生物多樣性、造成乾旱。人類糧食系統的復原能量及適應未來變化的能力都與生物多樣性息息相關。森林職責繁多,包括物種多樣性防治荒漠化、昆蟲、蝙蝠和鳥類可替農作物授粉、山地生態系樹木因紮根深廣可防止水土流失、沿海地區紅樹林可緩衝洪水氾濫。然而,由於氣候變化讓糧食系統面臨更大的風險,森林的固碳作用,對農業就愈形重要。
氣候變遷的影響
氣候變遷和土地利用對森林的影響十分複雜,有研究表明森林覆蓋率增加了 7.1%,但熱帶地區的地上生物碳儲量下降,但温帶和北方森林的碳儲量都有所增加,所以全球碳儲量為正成長。
主要導致森林全面砍伐或零碎開墾並帶連影響森林生物多樣性喪失,主因依舊是農業開發。2000 年至 2010 年間,40% 熱帶森林開墾被用來進行大規模貿易農業(養牛、種植大豆及油棕為主),而當地自給農業佔 33%。砍下樹木可當成建材、木料或燃料(木炭或木柴),清空土地則用作牧場或農場。
國際協定與保育措施
37 個國家於 2014 年簽署《紐約森林宣言》,自願承諾 2020 年前將森林砍伐率減半,2030 年停止所有砍伐。2014 年到 2020 年森林砍伐不只沒減少反而增加。2021 年 11 月,141 個國家在 COP26 氣候峯會上簽署《格拉斯哥森林與土地利用領袖宣言》,承諾在 2030 年前停止森林砍伐並把樹木種回來,還答應投入約 192 億美元的資金。相較於《紐約森林宣言》,《格拉斯哥森林與土地利用領袖宣言》增加了巴西和許多其他先前未簽署的國家,但有些森林砍伐率高的指標國家(包括馬來西亞、柬埔寨、寮國、巴拉圭和緬甸)還是沒有簽署。
伐樹的影響和永續發展
伐樹是人類活動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但它對環境、社會和經濟都可能產生負面影響,並進一步加劇氣候變遷危機。
伐樹的負面影響
影響 | 後果 |
---|---|
森林砍伐 | 導致生物多樣性下降、水土流失和氣候變遷 |
木材消耗 | 枯竭全球木材資源,導致價格上漲和環境退化 |
碳排放 | 燃燒木材會釋放碳,促成温室效應 |
土壤侵蝕 | 伐樹後失去植被覆蓋,導致土壤侵蝕和泥石流 |
水質惡化 | 流失的土壤和有機物會污染水源 |
伐樹的永續發展
為了減輕伐樹的負面影響,並促進永續發展,需要採取以下措施:
策略 | 效益 |
---|---|
永續森林經營 | 保護森林生態系,確保木材永續供應 |
再造林和造林 | 補充砍伐的森林,恢復生態平衡 |
使用再生木材 | 推廣使用再生木材,減少對原始木材的需求 |
替代材料 | 探索和使用木材的替代材料,例如竹子和複合材料 |
消費者教育 | 提高公眾對伐樹影響的認識,促進負責任的消費 |
結論
伐樹是一個複雜的問題,但對環境、社會和經濟的負面後果是顯而易見的。通過採取永續發展策略,我們可以減輕伐樹的影響,並確保木材資源和森林生態系得以持續利用。透過這些措施,我們可以保護我們的森林並確保它們為子孫後代帶來好處。
延伸閲讀…
伐木-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伐樹_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