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 | 特性 | 所屬 |
---|---|---|
木 | 生發 | 肝、膽、筋、目、怒、呼、握、春、東、風、生、青、酸、黎明、角 |
火 | 温熱 | 心、小腸、脈、舌、喜、笑、動、夏、南、熱、長、赤、苦、上午、徵 |
土 | 生化 | 脾、胃、肉、口、思、歌、止、長夏、中、濕、育、黃、甘、中午、宮 |
金 | 肅殺 | 肺、大腸、皮毛、鼻、悲、哭、收、秋、西、燥、斂、白、辛、傍晚、商 |
水 | 寒潤 | 腎、膀胱、骨、耳、恐、泣、藏、冬、北、寒、閉、黑、鹹、夜半、羽 |
四、中醫中的五行應用
1. 組織分屬:五臟、六腑、五體、五官等,對應自然界的五方、五季、五味、五色。
2. 生理功能:用五行特性解釋五臟的部分生理功能:木條達疏泄、火温煦、土生化運轉、金肅降、水藏精閉藏。
3. 臟腑關係:五行生剋理論説明臟腑生理功能的內在聯繫:木生火(肝濟心)、火生土(心温脾)、土生金(脾助肺)、金生水(肺養腎)、水生木(腎滋肝)。
4. 人體與環境:將人體組織和自然事物歸類,將人體與自然環境聯繫起來:春木旺肝、夏火旺心、長夏土旺脾、秋金旺肺、冬水旺腎。
三、五行相生相剋
1. 相生:木生火(肝濟心)、火生土(心温脾)、土生金(脾助肺)、金生水(肺養腎)、水生木(腎滋肝)。
2. 相剋:木克土(肝克脾)、土克水(脾克腎)、水克火(腎克心)、火克金(心克肺)、金克木(肺克肝)。
二、五行思想與中醫
1. 五行的醫學含義:中醫五行學説,是五行觀念與中醫理論結合的產物,説明人體結構與外界環境是一個有機整體。
2. 五行的特性:五行學説根據事物或現象的類似性,分為五大類:木(生長)、火(温加熱)、土(載物)、金(堅固)、水(滋潤)。
3. 事物的五行分類:五行學説透過類比和推衍,將自然界和人體的各種要素分類歸納。
4. 制化規律:五行生剋關係的結合體,反映事物的協調和發展:木克土,土生金,金克木;火克金,金生水,水克火;土克水,水生木,木克土;金克木,木生火,火克金;水克火,火生土,土克水。
5. 勝復規律:由於太過或不及引起的對「己所勝」的過度剋制,會導致反作用力。
一、五行哲學
1. 概念:五行是中國古代哲學的基本範疇:木、火、土、金、水,及其運動變化。
2. 五行特性:木(曲直生長)、火(加熱上昇)、土(孕育)、金(收斂)、水(滋潤下行)。
3. 五行的哲學意義:反映世界萬物的本質(木火土金水)和運動(生剋變化)。
文章內容目錄
五行理論
五行理論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哲學概念,認為宇宙萬物由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組成,並相互生剋。
五行相生相剋關係表:
元素 | 相生 | 相剋 |
---|---|---|
金 | 水 | 火 |
木 | 火 | 金 |
水 | 木 | 土 |
火 | 土 | 水 |
土 | 金 | 木 |
五行的屬性與代表
元素 | 五行 | 屬性 | 代表 |
---|---|---|---|
金 | 金 | 剛堅 | 刀劍、金屬 |
木 | 木 | 生長 | 草木、傢俱 |
水 | 水 | 滋潤 | 河流、湖泊 |
火 | 火 | 炎熱 | 太陽、火焰 |
土 | 土 | 包容 | 大地、泥土 |
五行相生
五行相生是指一種元素滋養或促進另一種元素的發展。例如:
- 水生木:水滋養植物生長。
- 木生火:木材燃燒產生火。
- 火生土:火焚燒物質形成灰燼,土。
- 土生金:土中藴藏金屬礦石。
- 金生水:金屬遇熱熔化後產生水氣。
五行相剋
五行相剋是指一種元素抑制或破壞另一種元素。例如:
- 金克木:金屬砍伐樹木。
- 木克土:樹根吸取土壤養分。
- 水克火:水澆滅火焰。
- 火克金:火熔化金屬。
- 土克水:土能吸收和阻斷水分。
五行在文化中的應用
五行理論在中國文化中應用廣泛,影響到中醫、風水、命理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