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目錄
木材的長度度量:以材為祖
以材為祖是宋代官式建築中木材長度度量的基礎。木材計價一般以材積(體積)為基礎,但「才」卻是建築、木工、室內設計界使用的單位系統。這會導致混淆,因為「才」並非普遍被用於計算木材的體積。
材的定義
材是宋代《營造法式》中建築構件的長度的標準。根據《營造法式》,木材的廣度和厚度之比一律是3:2。這意味著木材可以被分成八個等級,一等最高,八等最低。
材分度的計算
材分度是從材派生出來的。材料的廣度被設定為材,並被均分為15份,寬度被均分為10 viciss。每份為“1分°”。材料的實際尺寸會根據不同的等級而有所不同。
材料規格
宋代官式建築用木材的八等規格如下:
等級 | 廣度 | 1分° |
---|---|---|
一等 | 9寸 | 6 viciss |
二等 | 8寸 | 4 viciss |
… | … | … |
材料度量:實用性
材分度量制度適合於大木作的複雜部件,例如斗拱、梁和柱。這些部件的長、寬、厚,必須用材、分°標明。材料度量制度使一套圖樣可以被用於一等材構件,也可以按比例縮小,用於二至八等材構件。
結論
材分度量制度從唐代已經存在,並且在宋代官式建築中被廣泛使用。這種制度適合於大木作的複雜部件,並減少了材料度量的複雜性。
一材多大:從尺度探討建築材料的永續性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環保意識的增強,建築材料的永續性逐漸受到重視。近年來,越來越多建築師和設計師開始探尋更環保、更可持續的材料,以減少建築對環境的負擔。
其中,一個重要的問題是:一材多大?換句話説,我們如何定義建築材料的尺寸和形狀,才能最大程度地發揮其效用,同時最小化對環境的影響?
不同尺度的永續材料
不同尺度的建築材料,對永續性的影響也各不相同。
巨觀尺度
在巨觀尺度上,建築師們開始探索使用可再生材料,例如木材、竹子、稻草等,這些材料具有較快的生長週期和較低的碳排放量。
材料 | 生長週期 | 碳排放量 |
---|---|---|
木材 | 20-50年 | 0.8-1.5 噸二氧化碳/立方米木材 |
竹子 | 3-5年 | 0.4-0.8 噸二氧化碳/立方米竹子 |
稻草 | 3-4個月 | 0.1-0.3 噸二氧化碳/立方米稻草 |
中觀尺度
在中觀尺度上,建築師們開始研究材料的組裝方式,以減少材料的浪費和提高材料的利用率。例如,模組化建築和預製建築可以減少材料的切割和加工,從而降低材料的損耗。
類型 | 優點 | 缺點 |
---|---|---|
模組化建築 | 組裝速度快、材料利用率高 | 靈活性較低、成本可能較高 |
預製建築 | 工期短、品質穩定 | 運輸成本高、造型限制較多 |
微觀尺度
在微觀尺度上,建築師們開始探索材料的物理特性,以提高材料的強度和耐久性。例如,納米技術可以增強材料的抗拉強度和抗腐蝕能力,從而延長材料的使用壽命。
技術 | 優點 | 缺點 |
---|---|---|
納米技術 | 材料強度高、耐久性強 | 技術複雜、成本高 |
結語
一材多大,是一個值得思考的議題。通過探討不同尺度的永續材料,我們可以找到更加環保、更加可持續的建築材料,以減輕建築對環境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