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PTT上看到不少人在討論「嫌惡設施ptt」這個話題,特別是買房或租屋時要怎麼避開這些讓人頭痛的地方。台灣人最在意的嫌惡設施其實蠻固定的,像是加油站、變電所、殯儀館這些,但其實還有很多隱藏版的地雷設施是大家容易忽略的。
先來看看PTT網友整理出的嫌惡設施排名表:
排名 | 嫌惡設施類型 | 影響範圍 | 常見抱怨內容 |
---|---|---|---|
1 | 垃圾場/焚化爐 | 方圓2km | 臭味、蒼蠅、衛生問題 |
2 | 高壓電塔/變電所 | 500m內 | 電磁波疑慮、視覺壓迫感 |
3 | 宮廟/神壇 | 巷弄內 | 噪音、燒金紙煙味、陣頭活動 |
4 | 加油站 | 50m內 | 油氣味、公安疑慮 |
5 | 夜市/市場 | 200m內 | 噪音、垃圾、老鼠蟑螂 |
特別要提醒的是,有些設施白天看起來沒問題,晚上才是惡夢的開始。像我家附近有間24小時的資源回收場,半夜三更還會有貨車進出,那種金屬碰撞聲真的會讓人崩潰。PTT上就有人分享,看房時最好選不同時段多去看幾次,早上看採光,晚上聽噪音,連下雨天都要去看排水狀況。
現在新建案很愛玩文字遊戲,說什麼「靜巷宅」結果隔壁是卡拉OK店,「景觀宅」對面是墳墓,「機能宅」樓下是瓦斯行。有網友在PTT爆料,某建案廣告寫「近學區」,結果是靠近特殊教育學校,雖然這樣講很現實,但確實會影響房價。建議大家看到廣告詞都要親自去查證,Google地圖街景功能開起來,連幾年前的環境都能看到。
最近還出現新型態的嫌惡設施,像是外送機車的聚集點、共享單車亂停的區域,甚至是網紅打卡景點。有PTT網友住西門町附近,抱怨每天都有直播主在樓下大喊「老鐵雙擊666」,這種噪音投訴還沒法管。另外像是5G基地台、社區防疫旅館這些,都是這幾年才冒出來的爭議點,買房前真的要做足功課。
最近在PTT上看到很多人在討論「嫌惡設施是什麼?PTT網友最常討論的10大類型」,其實就是指那些會讓附近居民覺得困擾、甚至影響房價的公共設施或場所。台灣人買房最怕遇到這些,畢竟誰都不想每天回家還要忍受噪音或異味啊!
根據網友們的熱烈討論,我整理出10種最常被點名的嫌惡設施。這些設施雖然對社會運作有必要性,但住在旁邊真的會讓人很頭痛。像是24小時營業的便利商店雖然方便,但半夜的叮咚聲和機車發動聲,長期下來真的會讓人睡眠品質變差。
排名 | 嫌惡設施類型 | 常見困擾原因 |
---|---|---|
1 | 垃圾場/焚化爐 | 惡臭、空氣污染 |
2 | 變電所/高壓電塔 | 電磁波疑慮、影響景觀 |
3 | 殯儀館/葬儀社 | 心理忌諱、交通阻塞 |
4 | 加油站 | 公安疑慮、油氣味 |
5 | 宮廟/神壇 | 噪音(法會、鞭炮)、環境髒亂 |
6 | 醫院 | 救護車聲、病菌傳播風險 |
7 | 夜市/市場 | 油煙、垃圾、人車嘈雜 |
8 | 特種行業 | 治安疑慮、複雜人際關係 |
9 | 學校 | 上下課鐘聲、家長接送混亂 |
10 | 便利商店 | 夜間噪音、聚集人群 |
特別要說的是宮廟問題,這在台灣真的是很常見的糾紛來源。很多網友抱怨,明明買房時附近沒有宮廟,結果沒幾年就突然冒出來,天天做法會放鞭炮,半夜還有人在喝酒喧嘩,報警也沒用。這種情況在中南部尤其嚴重,常常成為社區管委會最頭痛的問題。
另外像變電所這種設施也很微妙,雖然台電一直強調安全無虞,但多數人還是會覺得毛毛的。有網友分享親身經驗,說買房時沒注意,入住後才發現臥室窗外就是高壓電塔,每天看著那些電線真的會有心理壓力,最後只好賠錢賣掉。這種案例在房版上真的不少見,大家看房時真的要睜大眼睛啊!
為什麼PTT鄉民這麼在意嫌惡設施?5個真實心聲,其實背後都藏著台灣人對居住品質最直接的焦慮。每天打開PTT房屋板,總能看到大家在吵殯儀館、變電所、加油站這些設施,說穿了就是怕影響房價跟生活品質啊!今天就來分享幾個鄉民最常崩潰的點,看完你就懂為什麼大家反應這麼大。
首先最常被點名的就是「噪音跟空氣污染」,像是有鄉民住在工業區旁邊,整天被機器運轉聲吵到睡不著,還有人家裡窗戶一開就聞到怪味。這種長期下來真的會讓人精神耗弱,難怪一堆人買房前都要先Google街景看環境。
嫌惡設施類型 | 鄉民最在意原因 | 真實案例 |
---|---|---|
殯儀館/靈骨塔 | 心理壓力大、怕晦氣 | 有鄉民家窗戶正對殯儀館,每天看家屬哭喪 |
高壓電塔 | 擔心電磁波致癌 | 媽媽群組瘋傳「電塔500公尺內別住人」 |
傳統市場 | 清晨吵雜、環境髒亂 | 凌晨4點攤商卸貨聲像在耳邊放鞭炮 |
再來就是「房價抗性」這個現實問題,很多鄉民都遇過類似狀況:好不容易存到頭期款,結果因為附近有嫌惡設施,銀行鑑價直接打8折。更慘的是想脫手時發現根本沒人要看房,這種投資報酬率的焦慮真的會讓人很崩潰。
第三個心聲是「生活機能被打折」,像是有鄉民分享他家旁邊就是資源回收場,雖然買菜很方便,但每天垃圾車進進出出,連假日想睡晚點都沒辦法。這種日常生活中的小折磨,累積起來真的會讓人很想搬家。
最後不得不提「社會觀感」問題,很多鄉民都說帶朋友回家時,對方問「你家是不是在XX殯儀館附近」整個尷尬到爆。雖然知道是開玩笑,但這種標籤貼上去就很難撕下來,連帶影響到社交生活跟自信心。
買房前必看!PTT熱議嫌惡設施影響房價實例,最近在批踢踢房產版掀起熱烈討論。很多網友分享親身經歷,發現住家附近有特定設施真的會讓房價直接打折,甚至影響轉手難度。今天就整理幾個真實案例,給正在看房的你參考,避免踩雷!
先說最常見的嫌惡設施,絕對是殯儀館和墓地。有網友分享在台北某區買了預售屋,交屋後才發現步行10分鐘就有殯儀館,結果同樣坪數的房價硬是比隔壁區少15%。而且每到特定節日,周邊交通直接癱瘓,連叫外送都被拒單,真的超崩潰。
再來是加油站和變電所,這些雖然是民生必需設施,但距離太近真的會讓人卻步。新北就有案例顯示,距離加油站50公尺內的房子,成交價平均低8-12%。而且保險公司對這類物件的火險保費還會調高,長期持有成本也跟著增加。
嫌惡設施類型 | 房價影響幅度 | PTT熱議案例地區 |
---|---|---|
殯儀館/墓地 | 10-15% | 台北文山區 |
加油站 | 8-12% | 新北中和區 |
高壓電塔 | 5-10% | 桃園中壢區 |
特種行業街 | 7-15% | 台中逢甲商圈 |
垃圾場/焚化爐 | 12-20% | 高雄小港區 |
特別要提的是特種行業街,雖然生活機能超方便,但夜間噪音和安全問題真的讓人頭痛。台中逢甲就有網友抱怨,買房時覺得離商圈近很棒,結果每天凌晨都被酒客吵醒,最後只能賠錢賣掉。另外像高壓電塔雖然沒有直接證據影響健康,但很多買家就是會介意,導致轉手時議價空間變大。
最後提醒大家,看房時除了現場勘查,最好不同時段都去繞繞。有網友分享經驗,白天看覺得環境清幽,晚上才發現樓下是熱炒店,半夜還有人在划酒拳。建議可以利用Google街景和地圖測距功能,先確認周邊500公尺內的設施狀況,才不會買了後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