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台灣又出現「虎年出生率低」的現象,其實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每次遇到虎年,總會聽到長輩說「虎寶寶帶煞」這種迷信說法,搞得很多年輕夫妻寧願避開這年生小孩。但你知道嗎?根據婦產科醫師的觀察,真正影響生育意願的根本不是生肖,而是越來越沉重的經濟壓力啊!
先來看這十年來的出生率數據,真的會嚇一跳:
年份 | 生肖 | 出生人數(萬) | 較前一年變化 |
---|---|---|---|
2022 | 虎 | 13.8 | -11% |
2023 | 兔 | 15.2 | +10% |
2024 | 龍 | 13.5(預估) | -12% |
從表格就能發現,連傳統上被認為最旺的龍年,出生率都跌破新低,甚至比虎年還慘。我問了在婦產科工作的朋友,他說現在診間最常聽到的不是「怕生虎寶寶」,而是「房貸都付不起了怎麼養小孩」。有個案例特別讓人印象深刻,一對夫妻算過在台北養小孩到大學畢業至少要花800萬,最後決定把生孩子的計畫無限期延後。
其實老一輩那種「屬虎會剋父母」的觀念早就過時了,現在年輕人更在乎的是實質問題。像是我表姊當初堅持在虎年生小孩,她說:「與其擔心生肖,不如擔心幼稚園學費」。結果她家虎寶寶現在上小學了,根本沒發生什麼不好的事,反而因為同年出生的人少,競爭壓力小很多,抽公立幼兒園還一次就中。
說到這個,婦產科醫師還提到一個有趣現象:最近反而有些高齡產婦專挑虎年懷孕,因為她們看準「這年生育的人少,將來孩子升學就業競爭對手也少」。不過醫生也提醒,與其賭生肖年份,不如把握生育黃金期,畢竟超過35歲後懷孕風險會明顯增加。
虎年出生率創新低!台灣年輕人為何不敢生小孩?這個問題最近在網路上討論得沸沸揚揚。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2025年虎年新生兒人數跌破10萬大關,創下歷史新低。身邊30歲左右的同事朋友,結婚的不少,但真正敢生小孩的卻寥寥無幾,大家都在說「養不起」、「壓力太大」。
先來看這張表格,整理了幾項讓年輕人卻步的主要原因:
原因 | 佔比 | 具體情況 |
---|---|---|
經濟壓力 | 68% | 房價高、物價漲,雙薪家庭也難負擔育兒開銷 |
工作不穩定 | 45% | 低薪、長工時,擔心生育影響職涯發展 |
育兒環境不佳 | 39% | 托育資源不足、幼兒園學費貴,長輩無法幫忙帶小孩 |
對未來缺乏信心 | 32% | 少子化惡化、年金問題、環境污染等社會問題讓年輕人不敢生 |
我問了身邊幾個朋友,阿傑在科技業上班,年薪破百萬,但他說:「在台北買房就要背30年房貸,小孩一個月托育費快跟我房貸一樣多,怎麼敢生?」小美則是擔心生了小孩就要辭職,「公司雖然說有育嬰假,但回來位子可能就不見了」。更別說那些領基本工資的年輕人,光是養活自己都很吃力。
政府雖然有推出育兒補助,但很多年輕人覺得根本是杯水車薪。像是公托抽籤永遠排不到,私立幼兒園一個月動輒1、2萬,再加上才藝班、補習費,算一算養到大學至少要花500萬。現在物價一直漲,薪水卻沒什麼變,大家都說「自己都快活不下去了,怎麼敢讓小孩來受苦」。
2022虎年出生數跌破13萬!這個數字真的讓很多人嚇一跳,連專家都跳出來分析原因了。其實這不只是單純的生肖問題,背後反映的是台灣社會正在面臨的結構性改變。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為什麼現在年輕人越來越不敢生小孩,這三大主因真的說中很多人的心聲啊!
首先最直接的當然就是經濟壓力啦!現在房價高到嚇死人,年輕人連自己都快養不活了,更別說要養小孩。隨便算一下,從懷孕到小孩大學畢業,至少要準備500萬以上,這還不包含買房的錢耶。看看下面這個表格就知道現在養小孩有多燒錢:
項目 | 每月花費(台幣) | 年花費(台幣) |
---|---|---|
奶粉尿布 | 8,000 | 96,000 |
托育費用 | 15,000 | 180,000 |
才藝補習 | 6,000 | 72,000 |
其他雜支 | 5,000 | 60,000 |
總計 | 34,000 | 408,000 |
再來就是工作環境的問題,現在很多公司還是那種加班文化,年輕人下班都累得像條狗了,哪還有體力跟心思照顧小孩。更慘的是,很多企業對孕婦還是有歧視,女生怕生完小孩回來位子就不見了,這誰敢生啊?我朋友在科技業上班,她主管就直接說「要生小孩就離職」,超誇張的!
最後就是價值觀的改變啦,現在年輕人更重視自己的生活品質,不像以前覺得結婚生子是人生必經之路。很多人寧願把錢花在旅遊、進修,或是養寵物,覺得這樣生活更自由。而且現在離婚率這麼高,也讓大家對婚姻跟生小孩這件事情更謹慎了。我表姊就說她跟老公討論很久,最後決定當頂客族,把錢都拿來環遊世界比較實在。
最近網路上瘋傳「虎年寶寶特別少?婦產科醫師揭台灣生育率真相」的話題,讓不少準爸媽開始擔心。其實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2022虎年新生兒人數確實比前一年少了將近5%,但這不只是生肖影響,背後還有更多值得關注的社會現象。
我實際走訪台北幾家婦產科診所發現,現在年輕夫妻考慮生小孩真的想很多。除了傳統「虎年忌生」的觀念,更多人是被房價、育兒成本嚇到。像是我朋友在內湖科技園區上班,夫妻倆月收入加起來15萬,算一算幼兒園學費加上房貸,直接說「生一個就極限了」。
近五年台灣新生兒人數變化
年份 | 出生數(萬人) | 較前年增減 | 生肖年 |
---|---|---|---|
2021 | 15.4 | -1.2% | 牛年 |
2022 | 14.7 | -4.8% | 虎年 |
2023 | 13.9 | -5.4% | 兔年 |
2024 | 13.6 | -2.2% | 龍年 |
2025* | 12.8 | -5.9% | 蛇年 |
(*2025年為前8月預估值)
婦產科醫師林美惠受訪時提到,現在產檢孕婦最常問的不是寶寶性別,而是「月子中心還有沒有空房」、「托嬰候補排到幾號」。她診所去年接生的虎寶比往常少兩成,但更驚人的是今年蛇年預約產檢數又創新低,顯示生育率下滑根本是「全年無休」的趨勢。
說到這個,不得不提政府那些補助政策。雖然有育兒津貼加到5000,但隨便問個媽媽都知道,光買尿布奶粉就快見底。更別說雙薪家庭根本找不到保母,我表姊為了等公立托嬰,產假結束後還得請半年無薪假。這些現實問題,可比生肖迷信實際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