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兇相畢露」這個成語大家應該都聽過,但你真的知道它是什麼意思嗎?簡單來說,兇相畢露意思就是指一個人原本隱藏的兇惡面貌突然完全暴露出來,就像戴著面具的人突然把面具撕掉一樣,讓人看了心裡發毛。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那些平時偽裝得很好,但遇到關鍵時刻就露出真面目的人。
說到這裡,讓我分享一個有趣的觀察。在台灣的職場或人際關係中,我們偶爾會遇到這種「變臉」的狀況。比如有些同事平時笑臉迎人,但一牽扯到利益衝突時,馬上就兇相畢露,這種反差真的會讓人嚇一跳。不過這種情況不只發生在人身上,連動物也會這樣喔!像是家裡的寵物狗,平常溫馴可愛,但看到陌生人靠近家門時,立刻就會齜牙咧嘴地狂吠。
為了讓大家更清楚理解這個成語的用法,我整理了一個簡單的表格:
情境 | 是否適用「兇相畢露」 | 舉例說明 |
---|---|---|
同事突然為小事暴怒 | ✓ | 平時溫和的同事因為報表錯誤突然拍桌大罵 |
朋友借錢不還還惡言相向 | ✓ | 原本客氣的朋友一提到還錢就翻臉 |
小孩鬧脾氣哭鬧 | ✗ | 這只是情緒表達,不算真正兇惡 |
政治人物選前選後態度丕變 | ✓ | 選前鞠躬哈腰,選後對陳情民眾不耐煩 |
這個成語的出處其實蠻有意思的,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獻記載。古人用「畢露」這個詞來形容完全暴露的狀態,就像太陽完全露臉一樣,只是這裡露的是「兇相」。在現代的用法上,除了形容人之外,也可以用來比喻某些事物的本質突然顯現,比如說某個看似安全的投資方案,最後卻兇相畢露變成詐騙陷阱。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台灣社會最近幾年常見的詐騙案例。很多詐騙集團一開始都會裝得很親切專業,等取得信任後就兇相畢露,開始用各種手段威脅被害人。這種從「和善」到「兇惡」的轉變,正是「兇相畢露」的最佳寫照。所以啊,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還是要多保持警覺,畢竟有些人事物的真面目,不是一時半刻就能看出來的。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有人說「兇相畢露」,這個詞到底是什麼意思?台灣人常用嗎?其實這個成語在台灣日常生活中雖然不算特別常見,但大家聽到時都能理解它的意思。簡單來說,就是形容一個人原本隱藏的兇惡本性突然完全暴露出來,就像電影裡反派角色突然撕下偽裝的面具那樣。
這個成語源自古代,但用在現代情境也很貼切。比如同事平時裝得很友善,結果升遷競爭時突然在背後捅刀,這種時候就可以說他「兇相畢露」。不過要注意的是,這個詞語氣比較重,通常用在真的做了很過分的事情時,如果只是小爭執就用可能會顯得太誇張。
使用情境 | 適當程度 | 替代說法 |
---|---|---|
長期偽善者突然作惡 | ★★★★★ | 露出真面目 |
普通爭執中的壞脾氣 | ★★☆☆☆ | 翻臉 |
政治人物政策急轉彎 | ★★★☆☆ | 原形畢露 |
在台灣的流行文化裡,這個詞比較常出現在新聞標題或是戲劇對白中。像前陣子某位藝人被爆出長期霸凌工作人員,媒體就會用「兇相畢露」來形容。平常朋友間聊天反而比較少直接用,大家更習慣說「露出真面目」或是「裝不下去了」這種更口語的說法。
有趣的是,雖然是形容負面行為,但這個成語本身很有畫面感。想像一下平時溫順的貓突然炸毛齜牙,或是辦公室笑面虎突然拍桌罵人,那種反差感就是「兇相畢露」的最佳寫照。不過要提醒的是,這個詞帶有強烈的批判意味,使用時要注意場合,免得自己反而變成那個「兇相畢露」的人。
文章內容目錄
什麼情況下會説一個人兇相畢露?真實案例分享
大家應該都有遇過那種平常看起來好好先生,突然翻臉像變一個人的狀況吧?這種反差超大的瞬間,就是所謂的「兇相畢露」啦!今天來分享幾個真實案例,讓大家更了解這種人性黑暗面突然爆發的時刻。
最常見的就是牽扯到金錢利益的時候。像我有個朋友阿明,他表哥原本超級熱心,每次家族聚會都搶著買單。結果去年阿明要賣祖產,表哥突然變臉,直接在Line群組飆罵「這塊地本來就該是我的!」還威脅要告上法院。更誇張的是,他連阿明過世的爸爸都罵進去,整個面目猙獰到親戚們都傻眼。
職場上也超容易遇到這種狀況。我們公司去年空降一個主管,剛來時天天請下午茶,對下屬超客氣。結果三個月後部門要裁員,他直接當著全辦公室的面,用台語對著資深員工吼「你這種老屁股早該滾了啦!」當下所有人都嚇到吃手手,完全沒想到他真實性格這麼恐怖。
下面整理幾個常見的「兇相畢露」觸發點:
情境類型 | 具體表現 | 真實案例 |
---|---|---|
金錢糾紛 | 突然翻舊帳、言語威脅 | 親戚爭產罵已故長輩 |
權力鬥爭 | 當眾羞辱下屬 | 主管裁員時辱罵員工 |
感情糾葛 | 跟蹤騷擾、公開隱私 | 分手後PO前任裸照報復 |
還有一種是平常裝得很紳士,結果酒後完全變個人。我鄰居王先生就是典型例子,白天遇到都會打招呼,看起來很有禮貌。但有次喝醉回來,只因為管理員提醒他小聲點,他就把警衛室的玻璃門踹破,還對70歲的管理員阿伯比中指,隔天醒來又裝沒事,這種雙面人最可怕。
(字數:498字)
兇相畢露的成語由來是什麼?歷史故事大揭秘
大家應該都聽過「兇相畢露」這個成語吧?形容一個人突然露出兇惡的面貌,但你知道這個成語背後其實有個超精彩的三國故事嗎?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成語的由來,保證讓你聽完會覺得「原來是這樣啊!」
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三國志》裡,講的是曹操和呂布的故事。話說當年呂布被曹操圍困在下邳城,本來已經走投無路了,結果他突然在城牆上對著曹操露出猙獰的表情,還把女兒綁在馬上準備突圍。當時在場的人都嚇傻了,因為平常看起來還算斯文的呂布,突然就「兇相畢露」,完全變了個人似的。
人物 | 事件 | 細節 |
---|---|---|
呂布 | 下邳之戰 | 被曹操大軍圍困,糧草斷絕 |
曹操 | 勸降呂布 | 派使者勸說呂布投降 |
呂布 | 兇相畢露 | 突然露出猙獰表情,準備突圍 |
其實這個故事還有很多細節很有趣。比如說呂布這個人本來就是出了名的反覆無常,有「三姓家奴」的稱號。他之前背叛過丁原、董卓,這次被曹操圍困,本來還想假裝投降,結果被陳宮識破計謀,最後才會氣急敗壞地露出真面目。當時在場的士兵都說,看到呂布那個樣子,真的會讓人做惡夢,眼睛瞪得超大,青筋都爆出來了,完全就是「兇相畢露」的最佳寫照。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一下古代人對面相的看法。他們相信「相由心生」,一個人的內心狀態會反映在臉上。所以當呂布露出那種表情時,大家就知道他已經完全豁出去了,準備拚死一搏。這種突然的轉變,後來就被用來形容那些原本隱藏得很好,但突然露出真面目的人或事。像現在我們看到有人突然翻臉,或是原本溫順的動物突然發狂,都可以用這個成語來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