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目錄
樹木教會我們的事
走在台灣的街道上,隨處可見的樹木總是默默陪伴著我們。它們不只是城市裡的綠色裝飾,更像是無聲的老師,用生命教導我們許多人生智慧。記得小時候在公園裡玩耍,最愛爬到榕樹上,那粗壯的枝幹給人滿滿的安全感,就像長輩溫暖的臂膀。
台灣常見的樹種各有特色,我們來看看這些綠色朋友們:
樹種 | 特色 | 常見地點 |
---|---|---|
榕樹 | 氣根發達,樹蔭寬廣 | 廟埕、公園 |
樟樹 | 散發清香,木材防蟲 | 校園、行道樹 |
台灣欒樹 | 四季變色,秋天開金黃色花 | 道路兩旁 |
黑板樹 | 生長快速,但根系淺易倒伏 | 都市綠化帶 |
老一輩常說「樹頭徛予在,毋驚樹尾做風颱」,這句話道出了樹木扎根的重要性。就像我們做人處事,基礎打穩了,遇到再大的風雨也不怕。每次颱風過後,總能看到有些樹被連根拔起,但那些根系扎得深的,即使枝葉受損,來年春天又會重新發芽。
樹木的年輪記錄著歲月的故事,一圈一圈都是生命的累積。在阿里山的神木群中,那些千年老樹見證了多少朝代更迭、人事變遷。它們不說話,卻用存在告訴我們什麼是堅持。有時候工作累了,我會特別繞路經過公司旁那排樟樹,聞著淡淡的香氣,心情就會平靜下來。這種感覺,就像是樹木在無聲地安慰著疲憊的都市人。
樹木與人類的關係遠比我們想像的密切。它們不僅提供氧氣、調節氣溫,更是許多生物的家。記得有次在陽明山看到松鼠在樹枝間跳躍,那種生氣勃勃的景象,讓人感受到自然界的奇妙。我們常說「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現在種下的每一棵樹,都是送給未來世代最珍貴的禮物。
樹木為什麼對台灣環境這麼重要?在地人告訴你
最近天氣越來越熱,走在台北街頭都快被烤熟了對吧?這時候就會發現行道樹根本是救星啊!台灣的樹木不只是好看而已,它們對我們的環境真的超級重要。像我每天騎車經過敦化南路那排樟樹,溫度馬上降個2-3度,這種天然的冷氣機去哪裡找?
先說說大家最有感的降溫效果。根據林務局的資料,一棵成年大樹的降溫能力相當於10台冷氣運作20小時!而且樹木會透過蒸散作用把水氣釋放到空氣中,這在夏天根本是救命恩人。我阿嬤家旁邊有棵老榕樹,下午在那裡乘涼比吹冷氣還舒服,重點是完全不用電費。
樹種 | 降溫效果 | 適合種植區域 | 特色 |
---|---|---|---|
樟樹 | ★★★★★ | 都市行道樹 | 耐污染、四季常綠 |
榕樹 | ★★★★☆ | 公園綠地 | 樹蔭大、壽命長 |
台灣欒樹 | ★★★☆☆ | 校園社區 | 開花漂亮、適應力強 |
茄苳樹 | ★★★★☆ | 鄉間道路 | 抗旱、防風效果佳 |
除了降溫,樹木還是最強的空氣清淨機。像我這種過敏體質的人最有感,自從公司旁邊種了一排樹之後,打噴嚏的次數真的變少了。樹葉表面的絨毛可以吸附PM2.5,根部還能過濾地下水污染物。上次去高雄玩,發現工業區附近種了很多樹,當地人說這樣空氣真的會比較好。
颱風來的時候就更明顯了,有種樹的社區跟沒種樹的差超多。我們家後面那片防風林,每次颱風來都幫我們擋掉好多強風,不然陽台的花盆早就不知道飛去哪了。而且樹根抓住土壤的效果比什麼水泥工程都可靠,像去年大雨,我們這邊山坡地有樹的地方就完全沒崩落。
台灣人最愛的10種行道樹,你家附近有嗎?走在台灣街頭,總能看到各式各樣的行道樹為城市增添綠意,這些樹木不僅美化環境,還能提供遮蔭、淨化空氣,是都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好夥伴。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台灣人最愛的10種行道樹,看看你家附近是不是也有它們的身影!
說到行道樹,首先要提的就是台灣欒樹,它可是被稱為「台灣四大行道樹」之一呢!每年秋天開花時,整棵樹會從黃色變成紅色,最後結出粉紅色的蒴果,超級吸睛。另外像是樟樹也是隨處可見,它的葉子有特殊香氣,還能驅蟲,難怪這麼受歡迎。而榕樹就更不用說了,台灣人從小到大幾乎都看過它,尤其是氣根垂落的樣子超有特色,不過要小心它的根系可能會破壞人行道喔。
除了這些常見的樹種,其實還有很多美麗的行道樹值得認識。像是開紫色花的阿勃勒,夏天時整條街都是浪漫的紫色花海;或是葉片會變色的楓香,秋天時特別漂亮。以下整理出10種台灣人最愛的行道樹,快來看看你認識幾種:
排名 | 樹種 | 特色 | 花期/變色期 |
---|---|---|---|
1 | 台灣欒樹 | 四季變化明顯,秋天色彩繽紛 | 8-10月開花 |
2 | 樟樹 | 葉片有香氣,可驅蟲 | 4-5月開花 |
3 | 榕樹 | 氣根發達,遮蔭效果好 | 全年常綠 |
4 | 阿勃勒 | 金黃色或紫色花串垂掛 | 5-7月開花 |
5 | 楓香 | 秋天葉片轉紅,景觀效果佳 | 11-12月變色 |
6 | 黑板樹 | 生長快速,樹形優美 | 5-6月開花 |
7 | 木棉 | 春天開橘紅色大花 | 3-4月開花 |
8 | 印度紫檀 | 樹冠寬大,遮蔭效果好 | 5-6月開花 |
9 | 黃連木 | 耐污染,適合都市環境 | 3-4月開花 |
10 | 小葉欖仁 | 層次分明,造型優雅 | 全年常綠 |
這些行道樹不僅美化我們的街道,其實每一種都有它獨特的故事和功能。像木棉雖然開花很美,但它的棉絮可能會造成過敏,所以現在有些地方已經改種其他樹種了。而黑板樹則是因為早期學校的黑板都是用它的木材製作而得名,是不是很有趣呢?下次走在街上不妨多留意一下身邊的行道樹,說不定會發現更多驚喜喔!
颱風季來臨!如何幫家門前的樹木做好防護?每年7到9月是台灣颱風最活躍的時候,強風豪雨常常把路樹吹得東倒西歪。我家門前那棵陪伴十幾年的老榕樹,去年就差點被蘇拉颱風攔腰折斷,還好有提前做防護。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幾個實用技巧,讓我們的樹朋友平安度過風季。
首先要注意樹木的「體質管理」,平常就要定期修剪樹枝。太茂密的樹冠就像撐開的雨傘,颱風一來反而容易整棵被吹倒。建議找專業園藝師傅來幫忙,把枯枝、病枝和過於密集的枝條修掉,特別是那些會摩擦到電線或屋簷的危險枝條。我鄰居阿伯去年自己爬梯子修剪,結果摔傷了腿,真的不要省這種錢啊!
再來是加固工作,可以用這三種材料幫樹木「穿盔甲」:
材料類型 | 適用情況 | 注意事項 |
---|---|---|
防風繩 | 中小型樹木 | 要留鬆緊空間避免勒傷樹皮 |
三角支架 | 新種植或根系較淺的樹木 | 支架腳要埋入土裡30公分以上 |
防護網 | 果樹或觀賞花木 | 颱風過後要立即拆除 |
記得檢查樹木周圍的環境,我家後面那棵雞蛋花就是因為旁邊水溝堵塞,積水泡爛了根部,去年颱風來就直接躺平了。現在我都會定期清排水孔,也在樹根周圍鋪透水磚,讓多餘的雨水能快速排掉。如果是盆栽植物,颱風警報發布時就要趕快移到室內,不然一個瞬間強風就可能讓陽台變成災難現場。
最後提醒大家,颱風來臨前記得把樹下的雜物收乾淨。去年我們社區有戶人家的花盆被吹破,碎片噴得到處都是,還砸壞了別人的車窗。現在我看到鄰居在樹下放雜物,都會雞婆去提醒一下,畢竟安全最重要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