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裡聽到蟬叫聲晚上總是特別有感覺,那種此起彼落的鳴叫聲就像是專屬於台灣夏天的背景音樂。雖然很多人覺得蟬鳴很吵,但仔細聽其實很有層次感,不同品種的蟬叫聲都不一樣,有的像電鑽聲,有的則是清脆的「知了知了」。最近在整理一些關於蟬的有趣資料,發現這些小傢伙的生活真的很特別:
蟬品種 | 叫聲特徵 | 活動時間 | 出現季節 |
---|---|---|---|
熊蟬 | 連續高頻鳴叫 | 白天為主 | 6-9月 |
薄翅蟬 | 短促「唧唧」聲 | 黃昏至夜晚 | 7-8月 |
台灣騷蟬 | 金屬摩擦聲 | 全天候 | 5-10月 |
草蟬 | 輕柔「滋~」聲 | 清晨傍晚 | 全年可見 |
住在都市的人可能比較少注意到,其實晚上能聽到的蟬叫聲大多是薄翅蟬,牠們特別喜歡在傍晚到夜間活動。記得小時候在鄉下阿嬤家,夏天的晚上總能聽到整片的蟬鳴,那聲音大到連電視聲都快聽不見。現在想想,那其實是種很珍貴的自然體驗,畢竟在水泥叢林裡要聽到這麼熱鬧的蟬叫聲已經不太容易了。
最近看高爾夫球賽轉播時,發現有些球場周圍的樹林也會傳來蟬叫聲,特別是像Genesis Scottish Open這種在夏季舉行的賽事。選手們在專注揮桿的同時,背景音就是此起彼落的蟬鳴,這種自然的白噪音反而讓比賽更有夏天的氛圍。不過跟台灣的蟬比起來,歐洲的蟬叫聲好像沒那麼響亮,可能是品種不同的關係。
說到蟬的生命週期也是很有趣,牠們可以在地下生活長達17年,但羽化後只能活2-4週。這麼短暫的生命卻能發出如此響亮的叫聲,想想也是蠻令人感動的。有時候晚上散步聽到蟬叫聲,都會不自覺放慢腳步,好好欣賞這些小生命用盡全力發出的夏日交響曲。特別是雨後的夜晚,空氣中帶著濕氣,蟬鳴聲聽起來格外清晰,這種體驗真的只有台灣的夏天才能感受到。
為什麼夏天的晚上總是聽到蟬在叫?原來是這樣。每到夏天傍晚,台灣的樹林裡就會響起此起彼落的蟬鳴聲,這些小傢伙到底在忙什麼呢?其實這跟牠們的生命週期和求偶行為有密切關係。蟬的一生大部分時間都躲在地下,等到夏天溫度夠高、濕度適宜時才會鑽出地面,展開短暫的地上生活。
蟬的叫聲主要來自雄性,牠們靠著腹部的發音器震動發出聲音,目的就是吸引雌性來交配。你可能會好奇為什麼特別愛在傍晚叫,這是因為這個時段溫度適中,不會太熱也不會太冷,而且天敵比較少,正是牠們「開演唱會」的最佳時機。不同種類的蟬叫聲也不一樣,有的高亢急促,有的低沉緩慢,下次聽到可以仔細分辨看看。
蟬的種類 | 叫聲特徵 | 活動時間 |
---|---|---|
熊蟬 | 連續高頻「知了知了」 | 白天至傍晚 |
台灣騷蟬 | 短促「唧唧」聲 | 清晨和傍晚 |
薄翅蟬 | 低沉「嗚嗚」聲 | 夜間為主 |
其實蟬的叫聲跟溫度很有關係,當氣溫超過25度時牠們就會開始活躍。這也是為什麼夏天雨後的傍晚特別容易聽到蟬鳴,因為雨水讓土壤中的若蟲更容易破土而出。這些小傢伙在地底可能已經生活了2-5年,卻只有短短幾週的時間在地面上完成傳宗接代的任務,所以當然要把握時間大聲唱歌啦。
台灣常見的蟬大約有20多種,每種都有自己獨特的叫聲和活動時間。有些種類的蟬甚至會根據環境溫度調整叫聲的頻率,溫度越高叫得越快。下次晚上聽到蟬鳴時,不妨停下腳步仔細聆聽,這可是大自然最動人的夏季交響樂呢。
台灣哪些地方的蟬叫聲最大?在地人報你知!每到夏天,蟬鳴聲就是最天然的背景音樂,但你知道台灣哪些地方的蟬叫聲特別驚人嗎?作為一個在台灣各地跑透透的老司機,今天就來分享幾個蟬鳴聲大到會讓你懷疑人生的熱點,這些都是在地人私藏的經驗談,絕對不是觀光客會知道的小秘密。
首先一定要提的就是南投溪頭自然教育園區,這裡的蟬叫聲簡直像交響樂團在演奏,特別是下午3點過後,整片杉木林裡的蟬鳴聲會突然一起爆發,音量之大連講話都要用喊的。當地居民都笑說這是「天然鬧鐘」,因為聲音大到根本沒辦法睡午覺。再來是嘉義阿里山區,尤其是奮起湖周邊的山徑,那裡的蟬叫聲有種特殊的穿透力,站在制高點往下聽,整個山谷都在迴盪著蟬鳴,聲音之宏亮連在地導遊都說這是「全台最強立體聲」。
地點 | 最佳聆聽時段 | 蟬鳴特色 | 在地人小提醒 |
---|---|---|---|
南投溪頭 | 14:00-17:00 | 集中爆發型,音量驚人 | 帶耳塞以防耳鳴 |
嘉義奮起湖 | 10:00-12:00 | 山谷迴響立體聲 | 站在涼亭聽效果最佳 |
台北陽明山 | 日出前後 | 漸進式大合唱 | 二子坪步道最經典 |
台東鹿野 | 黃昏時分 | 混搭多品種交響樂 | 龍田自行車道沿線 |
說到台北人最方便的賞蟬地點,絕對非陽明山莫屬。特別是二子坪步道一帶,清晨天還沒全亮就能聽到蟬鳴由零星幾聲逐漸變成大合唱的過程,這種漸進式的音量變化特別有意思。在地的登山客都知道要帶早餐上山,邊吃邊享受這場天然音樂會。而台東鹿野的龍田自行車道又是另一種風情,這裡的蟬叫聲特別豐富,因為品種多,叫聲高低起伏像在比賽誰比較大聲,黃昏時騎車經過,整條路都是3D環繞音效。
其實台灣還有很多蟬鳴熱點,像是苗栗南庄的蓬萊溪護魚步道、高雄美濃的黃蝶翠谷,這些地方的蟬叫聲也都很有特色。不過要特別提醒大家,7月到8月是蟬鳴最旺盛的時候,尤其是雨後放晴的日子,這些地方的蟬就像約好一樣會特別賣力演出。在地人都知道要避開正中午時段,因為那時候不只蟬在叫,連太陽都熱到讓人想叫啊!
最近有網友在討論「蟬為什麼晚上也在叫?專家解密背後原因」,這個問題其實困擾很多人。大家普遍認為蟬只在白天叫,但其實晚上聽到蟬鳴的情況也不少見。這跟蟬的種類、環境變化都有關係,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有趣的現象。
首先要知道,台灣常見的蟬種類很多,每種的習性都不太一樣。像我們最熟悉的熊蟬確實主要在白天活動,但有些種類的蟬其實是夜行性的。比如說「夜蟬」,這種蟬就特別喜歡在傍晚到夜間鳴叫,牠們的鳴聲通常比較低沉,跟白天的蟬叫聲不太一樣。
另外,環境因素也會影響蟬的鳴叫時間。最近天氣這麼熱,很多地方晚上溫度還是很高,這種情況下有些蟬就會延長鳴叫時間。特別是都市地區因為有熱島效應,晚上溫度降不下來,蟬的活動時間自然就變長了。
蟬的種類 | 主要鳴叫時間 | 特徵 |
---|---|---|
熊蟬 | 白天 | 聲音響亮,夏季最常見 |
夜蟬 | 傍晚至夜間 | 聲音較低沉,節奏慢 |
薄翅蟬 | 全天都可能 | 適應力強,都市常見 |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蟬的生命週期。蟬的成蟲壽命很短,通常只有2-4週,所以牠們會抓緊一切時間求偶。如果白天沒找到配偶,晚上當然要繼續努力啊!這種時候就算不是夜行性的蟬,也可能會破例在晚上鳴叫。特別是在月光明亮的夜晚,光線足夠讓牠們活動,鳴叫的機率就更高了。
說到光害影響,現在都市的燈光確實改變了很多動物的習性。有些研究發現,在路燈附近的蟬會比自然環境中的蟬更常在夜間鳴叫。這就像是人類熬夜一樣,環境太亮了就睡不著,蟬也會因此改變作息。不過這種情況對牠們來說其實不太健康,可能會影響壽命和繁殖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