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越來越多人開始在自家陽台或庭院種果樹,不僅能享受親手栽種的樂趣,成熟時還能品嚐到新鮮水果。不過要讓果樹長得好,其實有很多小細節要注意,今天就來分享一些實用的種植經驗。
首先選擇適合台灣氣候的品種很重要,像芒果、蓮霧、芭樂這些熱帶水果都很適合。記得要挑選健康、枝幹粗壯的幼苗,葉片要翠綠有光澤,避免買到有病蟲害的植株。種植時要挖比根部大兩倍的洞,混合一些有機肥當基肥,這樣果樹才會長得壯。
常見果樹 | 適合季節 | 結果時間 | 特別注意事項 |
---|---|---|---|
檸檬 | 春、秋 | 1-2年 | 怕積水,土壤要排水好 |
百香果 | 春季 | 半年 | 需要搭棚架讓藤蔓生長 |
木瓜 | 全年 | 8-10個月 | 怕強風,要立支柱固定 |
楊桃 | 春、夏 | 2-3年 | 果期要多補充鉀肥 |
日常照顧方面,澆水要掌握”見乾見濕”的原則,就是土表乾了再澆透。夏天高溫時最好在清晨或傍晚澆水,避免正午陽光強烈時澆水燙傷根部。施肥也很關鍵,開花前要多施磷鉀肥,結果期則需要補充鈣肥,可以自己用蛋殼泡水做成天然鈣肥。
病蟲害防治是很多新手最頭痛的問題,其實與其等到生病再噴藥,不如平時就做好預防。定期修剪過密的枝條保持通風,葉背要常常檢查有沒有紅蜘蛛或介殼蟲。發現病葉要馬上摘除,也可以用辣椒水或苦楝油這類天然防治法,對環境和果實都比較安全。
當果樹開始結果時,記得要適當疏果,把太密集或發育不良的幼果摘掉,這樣留下來的果實才會長得又大又甜。採收也要看時機,像芒果要等果肩凸起、木瓜要出現黃條紋才是最佳採收期,太早摘下來甜度會不夠喔。
文章內容目錄
新手如何挑選適合的果樹苗?5個挑選技巧大公開
最近越來越多人喜歡在家種果樹,但市面上果樹苗種類這麼多,新手到底該怎麼挑才不會踩雷呢?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實用的小技巧,讓第一次買果樹苗的朋友也能輕鬆選到健康好種的苗子。首先要注意的是,買果樹苗千萬別貪便宜,路邊那種一兩百塊的通常都是品質比較差的,種下去很容易死掉,反而浪費錢。
果樹苗挑選5大重點
挑選重點 | 詳細說明 | 常見錯誤 |
---|---|---|
根系狀況 | 健康的根系應該白嫩有彈性,不要選根部發黑或乾枯的 | 只看枝葉茂密卻忽略根部 |
枝幹粗細 | 主幹要直挺粗壯,直徑至少1公分以上 | 挑選過於細弱的幼苗 |
葉片狀態 | 葉子要飽滿有光澤,沒有病斑或蟲害痕跡 | 被漂亮花朵吸引卻忽略葉況 |
嫁接點 | 嫁接部位要癒合良好,沒有裂痕或腐爛 | 沒檢查嫁接處是否牢固 |
品種特性 | 選擇適合當地氣候的品種,例如南部適合芒果、北部適合柑橘 | 盲目追求特殊品種 |
挑果樹苗的時候記得要實際摸摸看,健康的苗子拿在手裡會有一種扎實感。像我之前去苗圃買檸檬樹,老闆就教我輕輕搖晃樹苗,如果整株晃動幅度很大,通常表示根系還沒長好。另外也要注意季節,像現在7月天氣這麼熱,最好選早上或傍晚去買,避免苗木在運送過程中因為高溫而受傷。
有些店家會把果樹苗放在塑膠袋裡賣,這種要特別小心,因為你可能看不到根部實際狀況。建議要求店家把苗木從容器裡拿出來檢查,看看土團是不是完整,有沒有盤根現象。如果是買已經結果的盆栽,要注意是不是最近才被插上果實的假盆栽,這種通常活不久。真正健康的果樹苗,就算小棵也會散發一種生命力,仔細觀察就能感受得到。
台灣最適合種哪些果樹?在地人推薦品種一次看
台灣氣候溫暖潮濕,加上地形多變,從平地到高山都適合種植不同種類的果樹。如果你正想在家裡種些水果,不妨參考這些在地人最推薦的品種,保證好種又好吃。我們整理了幾種常見果樹的推薦品種,讓你可以輕鬆挑選適合自己環境的果樹來種植。
先從最受歡迎的柑橘類說起,台灣人最愛種的絕對是茂谷柑和柳丁,這兩種不僅適應力強,果實甜度高,而且病蟲害相對較少。茂谷柑皮薄多汁,特別適合中南部種植;柳丁則是全年都能結果,照顧起來很省心。如果想要特別一點的,可以試試看佛利蒙柑或是砂糖橘,風味都很獨特。
熱帶水果在台灣也長得特別好,像是芒果就有愛文、金煌、玉文等品種可以選擇。愛文芒果香氣濃郁,金煌芒果肉質細緻,都是市場上的搶手貨。另外像是芭樂也很推薦,特別是珍珠芭樂和紅心芭樂,從種下到結果時間短,很適合新手嘗試。鳳梨也是不錯的選擇,台農17號金鑽鳳梨甜度高,植株矮小,陽台盆栽也能種。
果樹種類 | 推薦品種 | 適合區域 | 特色 |
---|---|---|---|
柑橘類 | 茂谷柑 | 中南部 | 皮薄多汁,甜度高 |
柑橘類 | 柳丁 | 全台 | 全年結果,易照顧 |
芒果 | 愛文 | 南部 | 香氣濃郁,市場搶手 |
芒果 | 金煌 | 中南部 | 肉質細緻,果實大 |
芭樂 | 珍珠芭樂 | 全台 | 結果快,適合新手 |
芭樂 | 紅心芭樂 | 全台 | 營養價值高 |
鳳梨 | 台農17號 | 中南部 | 甜度高,盆栽可種 |
如果你住在北部或海拔較高的地方,可以考慮種植溫帶水果。水蜜桃就是不錯的選擇,像是台農甜蜜桃或是春蜜桃都很適合台灣氣候。另外像是梨子也有橫山梨和新興梨等品種,這些都需要一定的低溫時數才能結果,所以種在海拔500公尺以上的山區會比較適合。李子和梅子也是溫帶水果的好選擇,特別是信義鄉的梅子,品質相當好。
對於有庭院空間的人來說,可以考慮種些大型果樹。龍眼和荔枝是台灣傳統的庭院樹種,特別是黑葉荔枝和玉荷包荔枝,不但樹形美觀,果實也香甜可口。酪梨近年來也很受歡迎,像是哈斯酪梨和紅心圓酪梨都是不錯的選擇,不過要注意酪梨需要較大的生長空間。另外像是蓮霧、楊桃這些傳統果樹,只要選擇適合的品種,在台灣各地都能長得很好。
為什麼我家果樹都不結果?專家解析常見原因
最近好多台灣鄉親都在問,明明細心照顧果樹,怎麼就是不結果?其實這問題很常見啦,今天就來幫大家整理幾個關鍵原因。首先要注意的是,很多果樹都有所謂的「童期」,就像小朋友要長大才能生小孩一樣,特別是從種子開始種的果樹,可能要等個3-5年才會結果喔!
另一個常見問題是「授粉不良」,特別是住在都市的朋友要特別注意。像芒果、荔枝這些熱帶水果,如果附近沒有足夠的蜜蜂或其他昆蟲幫忙授粉,就很難結果。這時候可以試試人工授粉,或是種些會開花的植物吸引蜜蜂過來。
常見果樹不結果原因對照表
問題類型 | 具體表現 | 解決方法 |
---|---|---|
樹齡不足 | 新種植的幼樹 | 耐心等待3-5年 |
授粉問題 | 開花後不結果 | 人工授粉或種蜜源植物 |
養分失衡 | 枝葉茂盛但無果 | 調整施肥比例 |
修剪不當 | 枝條雜亂無章 | 學習正確修剪技巧 |
氣候異常 | 開花期間遇大雨 | 選擇適合當地品種 |
施肥也是大學問,很多阿公阿嬤都覺得「肥料下越多越好」,其實不對喔!如果氮肥太多,果樹就會一直長葉子不結果。建議開花前要改用磷鉀肥比例高的肥料,像是台肥43號就很適合。另外修剪也很重要,亂剪一通可能會把結果枝都剪掉了,最好請教有經驗的農友或是上農改場的課程。
最後要提醒大家,這幾年氣候變化大,很多果樹開花時遇到寒流或大雨,授粉就會受影響。像今年春天特別冷,不少地方的荔枝、龍眼結果率就比往年差。這種時候真的只能看天吃飯,或是考慮改種比較適合當地氣候的品種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