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YouTube上搜尋「蟾蜍圖片」的人越來越多,原來是因為夏天到了,這些可愛的小生物開始活躍起來啦!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些關於蟾蜍的有趣知識,還有去哪裡找高品質的蟾蜍圖片最方便。
蟾蜍其實是台灣常見的兩棲類動物,跟青蛙不一樣的是牠們皮膚比較粗糙,而且多半在陸地上活動。很多人會把蟾蜍跟青蛙搞混,但只要記住蟾蜍通常長得比較「福相」,後腿也沒那麼長就對啦!現在網路上有很多高清的蟾蜍圖片可以參考,像是生態攝影師上傳到YouTube的影片截圖就很棒,能清楚看到蟾蜍身上的疙瘩和花紋。
說到蟾蜍的種類,台灣最常見的有這幾種:
種類名稱 | 特徵 | 出現季節 |
---|---|---|
黑眶蟾蜍 | 眼睛周圍有黑色紋路 | 春夏季 |
盤古蟾蜍 | 體型較大,背部有明顯疣粒 | 全年可見 |
中國樹蟾 | 體型小,會爬樹 | 雨季特別活躍 |
如果你想自己拍攝蟾蜍圖片,記得要選在雨後的傍晚時分,這時候蟾蜍最活躍。拍攝時要保持適當距離,不要用閃光燈直接照射,這樣才能拍到最自然的蟾蜍生態照片。有些YouTube頻道專門分享這類拍攝技巧,像是如何在不打擾牠們的情況下拍到蟾蜍覓食或求偶的珍貴畫面。
在台灣的公園或郊區其實很容易遇到蟾蜍,下次看到時不妨停下來觀察一下。現在手機拍照功能都很強大,隨手就能記錄這些小生物的模樣。不過要提醒大家,蟾蜍皮膚會分泌微毒物質,觀察完記得洗手喔!網路上那些專業的蟾蜍圖片通常都是攝影師花很多時間等待才拍到的,所以如果自己拍不到理想的照片,也可以去一些自然生態資料庫找現成的高清圖片來用。
最近在野外或公園散步時,常常會遇到可愛的蟾蜍朋友嗎?想知道蟾蜍圖片哪裡找?台灣常見品種一次看的話,這篇就來跟大家分享實用資訊。台灣雖然不大,但蟾蜍種類還真不少,從都市到山區都能發現牠們的蹤跡,而且每種長相都很有特色,下次遇到就能馬上認出來啦!
先來說說最常見的黑眶蟾蜍,牠們眼睛周圍有明顯的黑色突起,就像戴著黑框眼鏡一樣可愛。這種蟾蜍適應力超強,連都市公園的水溝邊都能生存,晚上叫聲特別響亮。想找牠們的圖片的話,可以上「台灣兩棲類保育網」或是「iNaturalist」這類生態觀察平台,都有很多網友分享的高清照片。
另外在低海拔山區很常遇到的是盤古蟾蜍,牠們體型比較大,背上佈滿大大小小的疣粒,看起來就像穿了一件盔甲。這種蟾蜍特別喜歡在雨後出來活動,要拍照的話記得帶防水的相機喔!
台灣常見蟾蜍品種 | 主要特徵 | 常出沒地點 | 最佳觀察季節 |
---|---|---|---|
黑眶蟾蜍 | 眼周黑色突起,體色偏黃褐 | 都市公園、農田水溝 | 春夏季夜晚 |
盤古蟾蜍 | 體型大、背部疣粒明顯 | 低海拔山區、溪流邊 | 雨季前後 |
中國樹蟾 | 體型小、指端有吸盤 | 樹林、竹林 | 夏季 |
史丹吉氏小雨蛙 | 體長僅2-3公分,背部有X形斑紋 | 草澤、水田 | 春夏之交 |
如果想找更專業的蟾蜍圖片,建議可以到林務局的「台灣生物多樣性網絡」查詢,那裡有學者拍攝的各種角度照片,連蟾蜍的皮膚紋路都拍得很清楚。不過要提醒大家,在野外觀察蟾蜍時記得保持距離,不要隨便觸摸牠們,因為蟾蜍皮膚會分泌毒液,摸完一定要洗手喔!
文章內容目錄
為什麼蟾蜍圖片總是拍得這麼可愛?專家解密
最近FB、IG上超多萌到不行的蟾蜍照片,圓滾滾的眼睛加上呆萌表情,根本就是天然的表情包啊!但你知道嗎?這些可愛到犯規的照片背後其實藏著專業的拍攝技巧。今天就讓專家來告訴你,為什麼平常在路邊看到會嚇一跳的蟾蜍,拍照時卻能這麼討喜。
首先,攝影師最愛用的就是「低角度拍攝」這招。蹲下來用跟蟾蜍平行的視角拍,瞬間就能讓牠們看起來無害又親切。而且蟾蜍本來就長得圓圓胖胖的,從這個角度拍更能凸顯牠們的呆萌特質。光線的運用也很重要,專業攝影師會選擇清晨或黃昏的柔和光線,這樣蟾蜍皮膚的質感會看起來更細緻,不會顯得太粗糙可怕。
拍攝技巧 | 效果 | 適用場景 |
---|---|---|
低角度平行拍攝 | 增加親切感 | 任何戶外環境 |
柔光拍攝 | 淡化皮膚紋理 | 清晨/黃昏 |
近距離特寫 | 凸顯圓潤五官 | 靜止狀態的蟾蜍 |
背景虛化 | 聚焦主體 | 雜亂環境 |
再來就是後製修圖的魔法啦!專業攝影師透露,他們會稍微調整對比度和飽和度,讓蟾蜍的眼睛看起來更水汪汪。有時候還會用軟體把皮膚上的疙瘩修得平滑一點,但不會修得太過火,保留一些自然紋理才不會顯得太假。最關鍵的是,他們絕對不會把蟾蜍拍得太大隻,適當的縮放比例才能維持那種「小小一隻好可愛」的感覺。
其實蟾蜍本身就有很多可愛的小動作,像是歪頭、眨眼睛,或是用前腳擦臉的模樣。有經驗的攝影師會耐心等待這些自然瞬間,而不是硬去擺拍。他們說最重要的是要讓蟾蜍處在放鬆的狀態,緊張時皮膚會分泌黏液,拍出來就沒那麼可愛了。所以專業攝影師通常會花很長時間跟蟾蜍培養感情,等牠們習慣鏡頭後再開始拍攝。
如何拍出專業級蟾蜍照片?5個小技巧分享
最近好多朋友問我點樣先可以影到靚嘅蟾蜍相,其實只要掌握幾個小技巧,用手機都可以影出專業級效果。蟾蜍本身就係好得意嘅模特兒,但係佢哋成日跳嚟跳去,又鍾意匿埋,要影得好真係要花啲心思。
首先,光線真係好重要!最好揀清晨或者黃昏時段,呢個時候嘅光線柔和,影出嚟嘅蟾蜍皮膚質感會更加細膩。如果係正午陽光太猛,可以試下搵啲樹蔭位,或者用塊白紙做反光板,等光線唔會太硬。記住千祈唔好用閃光燈直打,咁樣會嚇親蟾蜍之餘,仲會令到相片過曝。
技巧 | 重點 | 注意事項 |
---|---|---|
角度 | 盡量同蟾蜍保持水平 | 避免居高臨下影 |
對焦 | 重點對焦眼睛部位 | 可用手機專業模式鎖定對焦 |
背景 | 選擇簡單唔雜亂嘅背景 | 可用大光圈虛化背景 |
構圖 | 留適當空間俾蟾蜍 | 唔好將主體放正中間 |
耐心 | 等待蟾蜍自然動作 | 預留足夠時間觀察 |
其次,要識得同蟾蜍保持適當距離。太近會嚇走佢,太遠又影唔到細節。建議用長焦鏡頭或者手機嘅變焦功能,保持約30-50cm距離最理想。影嘅時候動作要慢,最好屏住呼吸,等蟾蜍習慣你嘅存在先開始影。
最後想講吓後期處理。影完之後可以用手機app簡單調下光暗同對比度,但係千祈唔好過度修圖。蟾蜍本身嘅自然紋理同顏色已經好靚,過度修飾反而會失真。記住最緊要係捕捉佢哋最自然嘅神態同動作,咁先係最吸引人嘅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