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顏的造詞」這個有趣的主題,其實在台灣我們每天都在用這些詞彙,只是沒特別注意而已。像是「顏值」這個詞就超級常見,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外貌分數,年輕人特別愛用。不過你知道嗎?光是「顏」這個字就能變出超多日常用語,而且每個詞背後都有它的使用情境和微妙差異。
先來看幾個最常用的「顏」造詞:
詞語 | 意思 | 使用情境 |
---|---|---|
顏值 | 外貌吸引力 | 「這家店的店員顏值都好高」 |
顏控 | 重視外表的人 | 「我朋友是標準顏控,交朋友都看臉」 |
顏藝 | 誇張的表情 | 「他昨天喝醉的顏藝超好笑」 |
顏射 | 網路用語(原意已轉化) | 「這張照片根本是顏射等級的美」 |
這些詞在PTT、Dcard上出現頻率超高,特別是年輕世代聊天時很自然就會帶出來。像前陣子我朋友去相親,回來第一句話就是「對方顏值不錯,但談吐實在不行」,完全就是用「顏值」來當作第一印象的評分標準。有趣的是,這些詞雖然都跟「顏」有關,但用法和語感卻差很多。
說到「顏控」,這詞在追星圈特別常見。我表妹就是個超級顏控,她的偶像只要發新照片,就會在限動狂刷「這顏值我死了」、「哥哥的顏簡直是藝術品」。這種用法雖然有點浮誇,但就是現在年輕人表達喜愛的方式。而「顏藝」這詞則是從日本傳來的,台灣人拿來形容那些表情很戲劇化的時刻,像是吃到超辣東西時扭曲的臉,或是看到驚喜禮物時誇張的反應。
最近還觀察到一個現象,就是這些「顏」造詞的使用年齡層正在擴大。以前可能只有20幾歲的年輕人在用,現在連我媽那個年紀的人都會說「那個主播顏值很高」。不過要提醒的是,像「顏射」這種詞雖然在網路用法上已經轉化,但在正式場合還是要小心使用,畢竟它的原意比較敏感。總的來說,這些「顏」造詞已經成為台灣日常對話的一部分,而且隨著網路文化發展,可能還會繼續衍生出新的用法呢!
顏值爆表!這些明星的顏值到底怎麼保養的?每次看到螢光幕上那些明星們的皮膚好到發光,真的會讓人忍不住想問他們到底用了什麼神仙保養品。其實啊,這些明星私下花的功夫可不少,從基礎清潔到進階保養,每個步驟都馬虎不得。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明星們最愛用的保養秘訣,讓你也能擁有讓人羨慕的好膚質!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清潔啦!很多明星都強調卸妝一定要徹底,不然再貴的保養品都吸收不進去。像是林依晨就分享過她會用雙重清潔法,先用卸妝油溶解彩妝,再用溫和的洗面乳洗淨。而周渝民則是堅持不用過熱的水洗臉,避免破壞皮膚屏障。這些小細節真的差很多耶~
再來就是保濕這塊,幾乎所有明星都把保濕當作保養的基礎工程。看看下面這個表格,整理了幾位台灣明星最愛的保濕單品:
明星姓名 | 愛用保濕產品 | 使用頻率 |
---|---|---|
楊丞琳 | 資生堂紅妍肌活露 | 早晚使用 |
陳柏霖 | Kiehl’s冰河醣蛋白保濕霜 | 睡前厚敷 |
張鈞甯 | 雅詩蘭黛特潤超導修護露 | 妝前急救 |
除了基礎保養,很多明星也會定期做專業護理。像是許瑋甯就說過她每個月都會去做一次臉部SPA,幫助深層清潔和導入營養。而炎亞綸則是會根據季節調整保養程序,夏天注重控油,冬天加強滋潤。這種因應氣候變化的保養觀念真的很重要呢!
最後不得不提的就是防曬了!不管晴天陰天,明星們出門一定會擦防曬。王陽明就分享過他連在家都會擦SPF30的防曬乳,因為室內也有紫外線啊~而郭雪芙更是隨身攜帶防曬噴霧,每2-3小時就補擦一次。難怪他們的皮膚都能維持這麼好的狀態!
文章內容目錄
為什麼台灣人這麼在意顏值?社會現象大解析
最近走在台北街頭,到處都能看到醫美診所、美妝店,連便利商店都賣起面膜,讓人忍不住想問:為什麼台灣人這麼在意顏值?其實這背後反映的是整個社會的價值觀變化,從職場到社交媒體,長相好的人似乎就是比較吃香。今天就來聊聊這個現象背後的幾個關鍵因素。
首先不能不提的就是「看臉時代」的來臨,現在年輕人從小就接觸Instagram、抖音這些以影像為主的平台,長得好看的人隨便發個限時動態都能獲得大量關注。這種環境下,大家自然會覺得外表是獲得認同的重要條件。我朋友在廣告公司上班,她就說現在客戶挑網紅合作,第一關永遠是先看照片,能力反而擺在後面,這種現象在行銷圈已經是公開的秘密。
再來看看數據怎麼說:
調查項目 | 20-29歲認同比例 | 30-39歲認同比例 |
---|---|---|
外表影響求職機會 | 78% | 65% |
會因外貌感到焦慮 | 63% | 52% |
每月美容相關支出超過3000元 | 41% | 28% |
從表格可以看出,年輕世代對外貌的重視程度明顯更高。這種現象也反映在消費行為上,台灣的美容市場每年成長率都超過10%,醫美療程的接受度也越來越高,打個玻尿酸就像去做個頭髮那麼平常。不過有趣的是,這種對外貌的追求其實也跟台灣特殊的職場文化有關,很多行業雖然不明說,但就是存在著「門面」的潛規則,特別是服務業、業務性質的工作,長相出眾的人確實比較容易獲得機會。
另外一個很少被討論但很重要的因素是台灣的教育環境,從小到大我們很少被教導要接受自己的樣子,反而常常聽到「打扮整齊是對別人的尊重」這類說法。無形中強化了外表等於價值的觀念。我記得高中時班上女生只要素顏來上課,就會被同學關心是不是身體不舒服,這種集體意識真的會讓人產生壓力。現在雖然提倡多元審美,但主流媒體呈現的還是那幾種特定長相,難怪大家會這麼在意顏值問題。
顏文字大全:LINE聊天必備的可愛表情符號
每次用LINE聊天時,總覺得單純打字有點單調嗎?這時候就需要來點可愛的顏文字啦!台灣人最愛用這些萌萌的表情符號來表達心情,不管是開心、難過還是撒嬌,一個顏文字就能讓對話變得更有溫度。今天小編就來分享幾個超實用的顏文字,讓你聊天時更生動有趣~
先來看看這些基本款的表情符號,簡單又好用,新手也能快速上手:
情緒 | 顏文字 | 使用時機 |
---|---|---|
開心 | (≧▽≦) | 遇到好笑的事情時 |
害羞 | (〃∀〃) | 被稱讚或不好意思的時候 |
難過 | (´;ω;`) | 心情低落想討拍拍 |
生氣 | (╬ Ò﹏Ó) | 被氣到想翻桌的時候 |
撒嬌 | (๑•́ ₃ •̀๑) | 想耍賴或拜託別人時 |
進階一點的還有這種結合動作的顏文字,用起來更有畫面感!像是「╮(╯╰)╭」表示無奈攤手,「( ˘ ³˘)♥」送飛吻,或是「(ง •̀•́)ง」加油打氣的姿勢。這些都是台灣LINE群組裡超常見的經典款,用對時機整個對話會變得超有戲~
如果想更與眾不同,可以試試看這種創意組合:「(´⊙ω⊙`)」驚訝到眼睛發亮,「( ͡° ͜ʖ ͡°)」帶點搞怪的表情,或是「(╥﹏╥)」哭到鼻涕都流出來。這些顏文字雖然筆畫多了點,但效果絕對滿分,保證讓朋友看了會心一笑!
最後偷偷告訴大家,台灣年輕人最近還流行用食物顏文字,像是「(っ˘ڡ˘ς)」表示吃東西很滿足,「( ´∀`)つt[ ]」舉杯乾杯,連聊天都能讓人覺得餓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