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目錄
危害類型知多少?生活中不可忽視的潛在風險
日常生活中其實存在著各式各樣的危害類型,有些顯而易見,有些則隱藏在我們習以為常的環境裡。今天就來聊聊這些可能影響我們安全的潛在風險,讓大家能夠提高警覺。
先從最常見的網路安全說起,現在幾乎人人都有社群帳號,像是Facebook這類平台就常遇到帳號被盜用的問題。很多人以為只要設了密碼就安全,但其實駭客手法越來越多樣化,從釣魚網站到惡意程式都可能讓你的個資外洩。更麻煩的是,一旦帳號被盜,要透過Account Recovery流程找回帳號往往要花不少時間,期間還可能被用來詐騙親友。
危害類型 | 常見情況 | 可能後果 |
---|---|---|
帳號盜用 | 點擊不明連結輸入密碼 | 個資外洩、金融損失 |
惡意軟體 | 下載來路不明的檔案 | 電腦中毒、資料被竊取 |
社交工程詐騙 | 假冒親友要求匯款 | 金錢損失、人際關係受損 |
天氣變化也是容易被忽略的危害類型。像最近德國天氣網站wetter.de就顯示部分地區出現極端氣候,這種突發的天氣變化如果沒有提前準備,很可能造成意外。特別是從事戶外活動時,沒有查看14天或21天的長期天氣預報就貿然行動,遇到暴雨或酷暑都可能危及生命安全。
再來是居家環境中的潛在危害,很多人會定期檢查瓦斯、電線這些明顯的危險源,但像是潮濕導致的黴菌滋生,或是家具擺放不當造成的絆倒風險,這些日常小事反而更容易被忽略。特別是家中有長輩或小孩的家庭,更要注意這些細節,避免發生意外。
誰最容易遇到網路詐騙?5大高風險族羣要注意!現在網路詐騙手法日新月異,連平時自認精明的朋友都可能不小心上當。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哪些人特別容易成為詐騙集團的目標,快看看自己或身邊親友有沒有在名單上。
首先就是退休銀髮族,很多長輩剛學會用智慧型手機,對網路世界還不太熟悉,看到「孫子出事急需用錢」這類訊息就容易緊張上當。再來是大學生和社會新鮮人,這羣人急著找打工或投資機會,常被「高薪輕鬆賺」的廣告吸引,結果反而賠更多錢。
另外單身男女也是詐騙集團鎖定的對象,尤其是交友軟體上的「殺豬盤」,先用甜言蜜語取得信任,再慢慢誘導投資或借錢。而家庭主婦則常遇到「購物退款詐騙」,假冒客服說訂單有問題要操作ATM,一不小心就把存款轉出去。
最後是中小企業主,這羣人平時忙著做生意,看到「政府補助申請」或「廠商緊急付款」的郵件就可能急著處理,反而掉入釣魚網站的陷阱。
高風險族羣 | 常見詐騙手法 | 防範重點 |
---|---|---|
退休銀髮族 | 假冒親友借錢、假檢警辦案 | 遇金錢要求先電話確認 |
學生/新鮮人 | 假打工、假投資 | 不輕信高報酬零風險 |
單身男女 | 交友詐騙、殺豬盤 | 不匯款給未見面網友 |
家庭主婦 | 購物退款、釣魚連結 | 不點不明連結 |
中小企業主 | 假發票、假公文 | 重要事務當面確認 |
最近還出現很多新型態詐騙,像是AI換臉的視訊詐騙,或是假冒銀行APP的惡意程式。不管你是哪個族羣,記得保持警覺心,遇到可疑情況先停下來查證,千萬不要因為對方催促就慌張做決定。
什麼時候最容易發生職場意外?這些時段要特別小心
大家上班都知道要注意安全,但你知道某些時段特別容易出意外嗎?根據勞工局的統計數據,職場意外發生的時間其實有明顯的集中趨勢,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這些危險時段,讓你能更注意自身安全。
首先就是剛上班的前兩小時,特別是早上8點到10點這段時間。很多人剛到公司還迷迷糊糊的,注意力不集中,加上急著趕工,很容易就疏忽安全規範。再來是午餐後的1-3點,吃飽飯後血液都跑到胃部消化,整個人昏昏欲睡,反應力下降,這時候操作機器或搬重物都要特別當心。
另外加班時段也是高風險期,尤其是晚上8點過後。疲勞累積加上光線不足,意外發生率會明顯升高。還有就是交接班前後,急著下班或剛接手工作的人,常常會因為匆忙而忽略安全程序。
危險時段 | 主要原因 | 常見意外類型 |
---|---|---|
8:00-10:00 | 精神不集中、趕工 | 機械操作失誤、跌倒 |
13:00-15:00 | 飯後嗜睡、反應遲鈍 | 搬運受傷、被夾傷 |
20:00後 | 疲勞、光線不足 | 墜落、觸電 |
交接班時 | 匆忙、交接不清 | 機械操作失誤、碰撞 |
特別要提醒的是,週一早上和週五下午這兩個時段也很危險。週一是因為休假後還沒進入工作狀態,週五則是心思已經飛到週末去了。另外在天氣變化大的日子,比如突然變熱或下雨,也會影響工作時的專注力。
很多意外其實都是可以預防的,關鍵就是要知道這些高風險時段,並且主動調整工作節奏。比如在容易疲勞的時段多做些簡單的工作,或是安排短暫的休息時間,都能有效降低意外發生的機率。
哪些食物放隔夜最危險?專家曝3大地雷食材
最近天氣越來越熱,食物保存真的要特別小心!很多人家裡習慣把吃不完的菜冰起來隔天再吃,但有些食物真的不適合放隔夜,一不小心就會吃壞肚子。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專家點名的3種最危險的隔夜食物,下次吃不完千萬別捨不得丟啊!
首先就是海鮮類,特別是魚、蝦、貝類這些。海鮮本來就很容易變質,就算放冰箱冷藏,隔夜後蛋白質分解會產生組織胺,吃下去可能會引發過敏反應,嚴重的還會食物中毒。而且海鮮放久了那股腥味真的超明顯,就算加熱也很難消除,建議當餐就吃完最安全。
再來是葉菜類,像菠菜、空心菜這些。很多人都不知道,葉菜類放隔夜後亞硝酸鹽含量會大幅增加,尤其是用炒的或燙的。雖然亞硝酸鹽本身不會怎樣,但進入人體後可能轉化成致癌物質,對健康影響很大。如果真的吃不完,建議先把葉菜挑出來,不要跟其他菜混著冰。
最後是涼拌菜和生食,像是涼拌小黃瓜、生魚片這些。這類食物沒有經過高溫殺菌,放在冰箱反而容易滋生細菌,特別是夏天溫度高,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這些壞菌長超快。就算聞起來沒異味,吃下肚也可能拉肚子拉到懷疑人生。
危險等級 | 食物類別 | 主要風險 | 建議保存時間 |
---|---|---|---|
★★★ | 海鮮類 | 組織胺過敏、食物中毒 | 當餐吃完 |
★★☆ | 葉菜類 | 亞硝酸鹽轉化致癌物 | 不超過4小時 |
★★★ | 涼拌菜/生食 | 細菌滋生、腸胃不適 | 立即食用 |
另外要特別提醒,很多人以為雞蛋很耐放,但其實半熟蛋、溫泉蛋這些沒煮全熟的蛋品,放隔夜風險也很高。沙門氏菌在蛋殼和蛋液裡都可能存在,沒徹底加熱殺菌的話,細菌會快速繁殖。還有豆製品像是豆腐、豆干,雖然看起來沒壞,但其實很容易酸敗,尤其是放在保鮮盒裡悶著,打開那個味道真的會讓人後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