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目錄
九華山地藏王菩薩廟
1981年,十八家寺廟聯手向濟美會要求發還廟產,但因需繳交龐大土地增值税而失敗。


1979年,地藏庵完成重建,成為嘉義市的主廟。
1971年,地藏庵改建成七層樓寶殿。
1947年,地藏庵重新整修,名稱為「北嶽殿」。
1936年,日本執政者要求眾神歸天政策,將各寺廟財產集中於地藏庵、嘉義城隍廟和鎮南聖神宮。
1740年,諸羅縣知縣李nología擴大修建地藏庵,作為運棺回內地暫時的停留所。
1717年,遊崇功再擴建北側廟殿,即今地藏王廟。
1716年,由台灣北路營守備遊崇功募資正式建邑厲壇,為屋祀地藏王菩薩。
古時的諸羅城是蠻荒地帶,一些內地人有的客死異鄉,棺木等著運回故鄉,無處可以寄放。
九華山地藏王:佛門四大菩薩之一
九華山簡介
九華山,古稱九子山,又名陵陽山,位於中國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是地藏菩薩的道場。九華山峯巒疊嶂,景色秀麗,素有“九十九峯、十八澗,九百九十九奇”之譽。
地藏王菩薩
地藏王菩薩是大乘佛教信仰的重要菩薩之一,被認為是“閻浮界之主宰、眾生之依怙”,是佛教四大菩薩之一。地藏王菩薩以救渡一切受苦眾生為己任,其誓願是“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
九華山的地藏信仰
九華山與地藏王菩薩的關係淵源流長。相傳,唐朝開元年間,新羅國王子金喬覺來到九華山,修禪傳教,度化眾生。他圓寂後,跏趺坐化於石室中,肉身不化。人們認為他是地藏王菩薩的化身,並在當地建起寺院供奉他。
九華山地藏信仰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從唐朝開始逐漸興盛,到元明兩代達到鼎盛,至今依然香火旺盛。九華山現有寺院21座,2200多座地藏王菩薩塑像,每年吸引數百萬遊客和香客前來朝拜。
九華山地藏王塑像
九華山地藏王塑像的藝術價值很高,其中最著名的是祗園寺內的“九華九頂金地藏”。這尊金佛重990公斤,高9.99米,是佛教史上規模最大、工藝最精的九尊地藏王金身之一。其他著名的地藏王塑像還包括百歲宮的千臂千眼地藏王、東崖寺的三寶彌勒地藏王和化城寺的地藏王道場塑像。
如何前往九華山
前往九華山,可以選擇火車、汽車或飛機等方式。
- 乘坐火車:可從合肥、南京或其他城市乘坐火車直達九華山站,或者乘坐動車到蕪湖站,再換乘高鐵到九華山站。
- 乘坐汽車:可從合肥、南京、上海等城市乘坐大巴直達九華山。
- 乘坐飛機:可從合肥新橋國際機場或南京祿口國際機場乘坐飛機到黃山機場,再乘車前往九華山。
表格:九華山著名地藏王塑像
寺院名 | 塑像名稱 | 簡介 |
---|---|---|
祗園寺 | 九華九頂金地藏 | 高9.99米,重達990公斤,佛史上規模最大、工藝最精 |
百歲宮 | 千臂千眼地藏王 | 造型 unique,展現千眼千臂慈悲救渡之象 |
東崖寺 | 三寶彌勒地藏王 | 彌勒與地藏合體塑像,寓意彌勒佛未來下凡渡世 |
化城寺 | 地藏王道場塑像 | 展現地藏王佛傳故事,體現其發誓度盡眾生 |
注意事項
- 九華山地勢高峻,氣候複雜,請做好應對變化天氣的準備。
- 九華山香火旺盛,需注意人身安全,保管好個人物品。
- 寺院內有吃齋唸佛的規定,請尊重當地的宗教習俗。
- 九華山部分寺廟實行門票制度,請提前瞭解票價和開放時間。